词条 | 岁寒集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岁寒集suihan ji文集。明三原焦之夏著。原抄本藏同乡王兆屏家,秘本行世。《关中丛书》据此本刻印。1935年3月校注,线装刻本1册。书名取“岁寒乃因乎愚而动乎情,由乎情而形乎言,敢窃比于后凋乎”之意。内容包括策、论、辩、记、书牍、跋、序、传、铭、赞、杂文等。焦之夏,字大夏,明代大臣。宋联奎认为,“其文虽不及湘累之凄婉哀艳,逸馨千古,而丁家门之大故,怆故国之倾覆,一篇之中三致意恶,殆郑所南《心史》、谢皋羽《恸哭记》之匹亚也。” 岁寒集二卷。明孙瑀(? —约1459)撰。孙瑀字,原贞,以字行,德兴(今江西德兴县)人。明永乐十三年(1415)进士,授礼部主事。正统初累擢河南右参政,居官清慎,有吏才。迁浙江左布政,正统末拜兵部左侍郎。景泰三年(1452)进为兵部尚书,后罢官回归乡里,十余年而卒。著有《岁寒集》。是集为其孙孙孚吉所编,凡文一卷,诗一卷。集前有李东阳序,称“其诗平正通达,无钩棘险怪之态”。但观其诸篇诗文,则大抵纯朴自然,但不事结构,无特优处,亦无特劣处,皆平平而已。因其为官至高位,精力主攻在政绩,诗文名则为政声所掩。是集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