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白芷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白芷radix angelicae dahuricae

辛温解表药。出《神农本草经》。见《司牧安骥集》。又名香白芷、芳香。伞形科植物白芷 Angelica dahurica(Fisch.ex Hoffm) Benth.et Hook.f. 或杭白芷Angelica dahurica(Fisch ex Hoffm.) Benth. etHook.f.var.formosana (Boiss) Shan et Yuan的根(图1、2、3)。切片,生用。主产浙江、四川、河北、河南等地。辛,温。入肺、胃经。功能祛风解表,消肿排脓, 通利鼻窍。主治:❶风寒感冒, 与羌活、防风、蔓荆子等配伍; 风湿痹痛, 与独活、桑枝、秦艽等同用。
❷乳痈初起, 红、肿、热、痛,配瓜蒌、贝母、蒲公英等; 蓄脓未溃, 常与党参、黄芪、当归、升麻、穿山甲、皂刺同用, 如托里透脓散。
❸脑颡流鼻,与辛夷、苍耳子、薄荷配伍, 如苍耳子散 (《景岳全书》)。
❹马肺热或身上生疮, 配山栀子、瓜蒌根、赤芍药、川大黄、黄药子等。牛、马15~30克;猪、羊5~10克。为末或煎汤灌服。对痈疽疮毒已溃, 脓出通畅者慎用。本品全草含挥发油。根含白当归素(byak-angelicin)、白当归脑(byak-angelicol)、氧化前胡素(oxypeucedanin)、欧芹属素乙(imperatorin)等。川白芷根含白芷灵(anomalin)、川白芷素(angenomalin)、佛手柑内酯(bergaptene)等。杭白芷根含呋喃香豆精(furocoumarin)、白芷毒素(angelicotoxin)、佛手柑内脂等。白当归素对冠状血管有明显的扩张作用。小量白芷毒素可兴奋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迷走中枢及脊髓,出现呼吸增强,血压上升,脉搏变慢,呼吸加强,并引起流涎、呕吐;大量则发生惊厥、麻痹。煎剂对体外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及变形杆菌有抑制作用。

图1 兴安白芷

图2 库页白芷

图3 杭白芷

白芷

常用川产道地中药材,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又称香白芷。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茎直立,高1米~2米,根圆锥形。性温,味辛,具有祛风解表、排脓、消肿止痛等功效。全省多县种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最高年产400吨,建国后最高年产1.24万吨,常年产量1500吨。传统主产区遂宁、达县,遂宁产量占全省40%左右。条粗壮,体重,粉性足,香气浓郁者佳。主要药用成分为挥发油及多种香豆精衍生物。早在宋代即已出口。

白芷

别名香白芷。多年生高大草本,高2—3米。根粗大,近圆柱形。茎直立粗大。叶互生。花序复伞形顶生或腋生。双悬果扁平,近圆形。伊犁地区有栽培。具有解表除风、消肿止痛的功能。药用根。主治感冒头痛,眉棱骨痛,胃、十二指肠渍疡,痈肿疼痛,白带等病症。

白芷

名贵中药材。以根入药,性温,味辛,具有祛风止痛、散寒、燥湿等功能,主治感冒风寒、头痛、骨痛、牙痛、鼻渊等症。茶陵、攸县种植、加工和经营有传统历史,因其产量多、质量好、加工精细而久负盛名。

白芷

地方传统中药材。产于茶陵县。系多年生直立草本,茎高1~1.3米,粗壮,圆柱形,中宽,色紫,叶有长柄,花白色,果扁,根粗大。喜砂质土壤。白芷用于药,性温,味辛,有祛风、止痛之功效。一般亩产可达150~250公斤。畅销南方各省。产区许多农户80%的收入来自白芷生产。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3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