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岩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岩中医病名。是指发于人体表面的肿块。因肿块疮面高低不平如岩石状,故名。临床表现:初起肿块状如结核,以后坚硬如石,不痛。数年后溃烂,流出血水而无脓,疼痛剧烈,患处呈菜花状,日久有少量脓液蔓延疮面,恶臭。属于西医的恶性肿瘤。临床可见肾岩、乳岩、舌岩等。肾岩,一名肾岩翻花,俗称翻花下疳。是生长在男子阴茎冠状沟处的肿瘤。初起为一肉刺,坚硬而痒,局部有渗出液。日久阴茎逐渐肿胀,肉刺增大,呈菜花状。属西医的阴茎癌。乳岩,即乳房中有肿块,坚硬如石,推之不移。或溃烂渗出,疮口边缘不齐,或高凸如莲蓬,疼痛连心。属于乳腺癌范围。舌岩,又名舌菌,是发于舌两侧边缘或舌尖下面的肿物。初期如豆,坚硬,渐大如菌。头大蒂小,色红紫疼痛。相当于舌癌等病症。 岩病名。与喦、、癌通用。指赘生于人体,坚硬如石,形状不规则的肿块。其特点为:多发于中老年人,局部肿块高低不平,边缘不齐,坚硬如石,推之不移,溃烂后如翻花榴子,时流臭水,触之易出血,难以收敛,每多危及生命。因发生部位不同而有乳岩、肾岩、舌岩、癌疮等名称。多由正气不足,脏腑失调,而致气滞血瘀,痰湿邪毒凝聚而成。治疗当辨证采用清热解毒,祛瘀化痰疏肝及扶正补虚等法,并中西医结合治疗。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