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万水千山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157 万水千山

话剧,作者陈其通。早在1938年作者就写成了反映长征的话剧《艰苦路程两万里》,1948年改写为《二万五千里长征记》,1949年改为《铁流二万五千里》。1954年重新修改,更名为《万水千山》。该剧成功地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苦历程,热情地歌颂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军事路线的伟大胜利。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剧本以长征中红军一个营的战斗生活为题材,以第二次攻打娄山关战斗开始,经过彝族区、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直至攻打腊子口,结束全剧。说明了长征是以红军的最后胜利告终的。剧本虽然写的只是长征中的一些片断,但却在相当广阔的背景下,反映了长征的全貌。该剧成功地塑造了营教导员李有国、副营长罗顺成和连长赵志方等红军英雄人物的形象。作者善于把人物放在矛盾冲突最尖锐的地方,描写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思想品质。李有国的形象,尤其鲜明生动。

《万水千山》

作者陈其通。作品完成于1954年。
作者曾亲身经历过长征。从1937-1954年,他始终为该剧创作做准备。全剧6幕,描写和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遵义会议之后,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克服艰难险阻,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所创造的英雄业绩。全剧气势磅礴,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作者在展现历史的同时,很注意人物刻画,剧中人物朴实、凝练,具有部队生活的气息,同时又充满了革命激情。
该剧于1954年6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话剧团首演,导演陈其通。著名演员蓝马在剧中塑造的李有国的形象,为人称道。

万水千山

话剧。陈其通作。1955年发表。以长征中中国工农红军一个营的战斗生活为题材,歌颂了红军指战员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营教导员李有国等几个红军英雄形象各具性格,塑造得十分成功。“文革”中作者曾进行过修改,因受“三突出”创作模式的影响,质量远不如1955年演出本。

《万水千山》

五幕话剧。作者陈其通(1916~ ),湖北麻城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曾任宜传队长,以后长期从事部队文艺工作。建国后连续发表《阶级兄弟》、《同志间》、《董存瑞》、《柯山红日》、《井冈山》等多种剧本。《万水千山》是他的代表作。其雏形是1938年写的话剧《艰苦路程两万里》。后几经修改,曾名《二万五千里长征记》、《铁流二万五千里》,定稿后始改现名。剧本以红军第二次攻打娄山关的胜利开头,为全剧定下基调。然后依次描写红军过彝族区、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以及最后攻克天险腊子口等壮举,使全剧达到高潮,艺术地再现了长征的悲壮历史。在这些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环境和惊天动地的矛盾冲突中,剧本成功地塑造了李有国、赵志方、罗顺成等生动感人的英雄形象,充分展现了红军指战员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热情赞颂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军事路线的伟大胜利。结构紧凑,境界崇高,真切感人。发表于1955年。

《万水千山》

6幕话剧。陈其通作于1954年,发表于《解放军文艺》1954年第10期。总政话剧团于1954年首演。写李有国等红军指战员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战斗故事。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