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崇觉寺铁塔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崇觉寺铁塔位于山东省济宁市铁塔寺内。寺原名崇觉,铁塔建成后改称铁塔寺。铁塔建于北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是一常姓妇女为其丈夫徐永安还愿而捐资铸造的。原为七层八角楼阁式,明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重修时增至九层,现塔高23.8米。塔身下部辟有一门,室内顶部砌作斗八藻井。塔身内部充填砖体,每层由勾栏平座、塔身、回檐三部分叠合而成。平座、回檐均由重昂斗拱承托。每层面积自下而上逐层递减,使塔体呈现出秀丽挺拨的轮廓。各层四面辟长方形假门,其余四面各铸佛像两尊。塔刹为铜鎏金宝瓶式,底层塔壁上铸有“大宋崇宁乙酉常氏还夫徐永安愿”字样。整座铁塔反映了宋代铸造技术的高超水平,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觉寺铁塔崇觉寺铁塔在济宁市铁塔寺内。铁塔寺始建于560年(北齐皇建元年)原名崇觉寺,后因1105年(北宋崇宁四年)在寺内建铁塔,改称铁塔寺。 崇觉寺铁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崇觉寺内。寺始建于北齐皇建元年(560)。现存大雄宝殿为明清时建筑。铁塔建于北宋崇宁四年(1105),寺因塔亦称铁塔寺。塔为铁壳砖心,仿木构楼阁式建筑。八角七层,无顶。明万历九年(1581)增建两层和塔刹,成九级铁塔。塔身高23.8米,塔基周长12米。塔的下部为砖砌八角形基座,每级四面辟门,另四面设龛置佛像两尊,共计五十六尊。室内砌八角藻井顶,中有宋代石刻千手佛像和清光绪七年(1881)的塔铭。第一、二层塔身有“大宋崇宁乙酉常氏还夫徐永安愿谨铸”和“皇帝万岁”、“众臣千秋”字样,最高层塔檐尖角各垂以风铎,塔刹为鎏金宝瓶式。塔身为分层铸制,先铸出构件,再依次安装。各构件均仿木结构形式雕模铸制,精致玲珑,光滑整洁,结构严谨而造型美观。塔身文字、图像规范而生动,这是我国古代金属建筑工艺的杰作。明人曾棨《寓济宁铁塔寺》诗有“鸣叶霜后落,僧影月中行”之句。 崇觉寺铁塔俗称“济宁铁塔”。宋、明两朝合建。因座落于崇觉寺故址内,故名。位于济宁市铁塔寺街。崇觉寺一名释迦禅寺,建于北齐皇建元年(公元560年)。塔八角形,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建七级;明万历九年(1581年)增至九级,通高23.80米。青砖基座,西面辟券门,方形塔心室内现存宋代“千手佛造像”和1881年(清光绪七年)“记塔事”碑。每层铁壳砖心,由平座、壁、楼檐三件分铸套装。平座与楼檐下均用斗拱。平座重昂五铺作;楼檐单翘重昂六辅作。四正面辟长方盲门;四侧面辟龛,祀座佛。一、二层塔壁铸有铭记:“大宋崇宁乙酉常氏还夫徐永安愿谨铸”、“皇帝万岁,重臣千秋”。顶层八角各悬挂风铃,装铜质仰莲刹座、鎏金宝瓶塔刹。曾于塔内发现“大乘妙法莲花经”和石舍利函等重要文物。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