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万隆会议十项原则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万隆会议十项原则

1955年4月24日在《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中提出的作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十项准则。内容是:1.尊重基本人权、尊重《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2.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3.承认一切种族、大小国家平等。4.不干预或不干涉他国内政。5.尊重每一国家的按《联合国宪章》单独或集体进行自卫权利。6.不使用集体防御为任何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也不对任何其他国家施加压力。7.不以侵略行为或侵略威胁或使用武力侵犯任何国家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8.通过和平方法解决一切国际争端。9.促进相互的利益和合作。10.尊重正义和国际义务。

万隆会议十项原则

万隆会议确立的亚非国家发展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4月24日在第一次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中提出。第一次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1955年4月18日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这次会议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由于亚非各国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存在巨大差异,加之帝国主义破坏,会议背景十分复杂。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中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阐述了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表示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亚非各国发展关系,希望亚非国家团结起来,对会议的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讨论起草会议最后公报中,缅甸总理吴努提出,应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联合国宪章的精神指导亚非国家之间的关系。周恩来鉴于有的国家代表不同意五项原则的措词和数目,灵活地提出,写法可以修改,数目可增可减。最后形成万隆会议十项原则,具体内容为: 1.尊重基本人权、尊重《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2.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3.承认一切种族的平等、承认一切大小国家的平等;4.不干预或干涉他国内政; 5.尊重每一国家按照《联合国宪章》单独地或集体地进行自卫的权利; 6.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任何国家不对其他国家施加压力; 7.不以侵略行为或侵略威胁或使用武力来侵犯任何国家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 8.按照《联合国宪章》,通过如谈判、调停、仲裁或司法解决等和平方法以及有关方面自己选择的任何其他和平方法来解决一切国际争端; 9.促进相互的利益和合作; 10.尊重正义和国际义务。万隆会议十项原则在实质上是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致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引伸和发展。

万隆会议十项原则

亚非国家发展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4月24日第一次亚非会议 《最后公报》 中提出,因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得名。具体内容为:
❶尊重基本人权,尊重 《联合国宪章》 的宗旨和原则;
❷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❸承认一切种族的平等和一切大小国家的平等;
❹不干涉他国内政;
❺尊重每一国家按照 《联合国宪章》 单独地或集体地进行自卫的权利;
❻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任何国家不对其他国家施加压力;
❼不以侵略行为或以侵略相威胁或使用武力侵犯任何国家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
❽按照 《联合国宪章》,通过谈判、调停、仲裁或司法解决以及任何其他和平方法来解决一切国际争端;
❾促进相互的利益和合作;
❿尊重正义和国际义务。十项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引申和发展。

万隆会议十项原则

万隆会议又称亚非会议,1955年4月18~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参加会议的有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5个发起国,还有阿富汗、中华人民共和国、埃及、土耳其等共28个国家。会议于4月24日通过《亚非会议最后公报》,提出了各国和平相处和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十项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引申和发展。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