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工商所得税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工商所得税gongshang suodeshui

国家对从事工商业经营的经济单位和个人就其利润额征收的一种税。1958年前是工商业税的一部分,1950年公布的《工商业税暂行条例》包括对私营工商业和合作经济征收的所得税和营业税。1958年9月税制改革时,将工商业税中的营业税部分并入工商统一税,所得税部分成为独立税种,称为工商所得税。它是国家参与集体所有制企业和个体经济盈利分配的一种形式。工商所得税以纳税人全年所得额为课税依据,实行“所得额多的多征,所得额少的少征,无所得额不征”的原则。对不同的纳税人分别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对集体企业采用“按季预征,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的办法。对个体户采用“按季评定,分月征收,年终不汇算清缴”的办法。1985年将工商所得税改名为《集体企业所得税》,税制内容有较大改变。纳税人包括从事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安装业、服务修理业的城乡集体企业(含街道企业和乡镇企业)。对城乡各类集体工商企业均使用统一的八级超额累进税率。城乡个体工商业户在此期间也按集体企业所得税条例的规定征收所得税。为了适应个体工商业户的具体情况,加强对其引导和管理,我国于1986年1月又设置了城乡工商业个体户所得税。

工商所得税

中国对从事工商业经营的集体经济单位和个体经济,就其利润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对不同的纳税人,分别采用比例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征税。第二步利改税后,为适应新情况,改名为集体企业所得税,只适用于集体经济,采用与小型国营企业相同的八级超额累进税率征税。

工商所得税

对从事工商业经营的非全民所有制的经济单位和个人,就其利润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是国家参与集体所有制工商企业盈利分配的一种形式。工商所得税自1950年起原属工商业税的一部分,1958年税制改革时,工商业税中的营业税部分改为工商统一税,所得税部分独立成为工商所得税,直至现在。工商所得税以全年所得额为课税对象,主要纳税人有: (1) 集体所有制的工交企业; (2) 集体企业的各级管理机构(指其向所属集体企业提取行政管理费的年终结余额); (3) 个体劳动者; (4) 外国人在我国境内生产经营的工商企业和交通运输企业; (5) 尚未纳入国家预算,不向国家上交利润的企业或单位。目前征收该税的法律依据是1963年4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调整工商所得税负担和改进征税办法的试行规定》。

工商所得税

对从事工商业生产、经营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1950年1月政务院公布《工商业税暂行条例》,同年12月财政部公布了《实施细则》,把对私营工商业和合作经济所得税作为工商业税的一个组成部分。1958年9月中国将工商业税中的营业税合并到工商统一税中,工商业税中的所得税称工商所得税。1985年和1986年中国公布《集体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和《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后,工商所得税便自行消失。中国此项税收收入1950年1.17亿元,1955年9.10亿元,1958年14.83亿元,1960年6.03亿元,1962年10.05亿元,1965年14.25亿元,1970年18.61亿元,1974年31.10亿元,1975年38.01亿元,1976年41.14亿元,1980年44.95亿元,1981年43.80亿元,1982年48.24亿元,1983年59.94亿元,1984年72.18亿元,1985年99.62亿元。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2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