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人民公社经济收益分配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三、人民公社经济收益分配

人民公社成立初期,受左倾错误影响,在收益分配上实行工资和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在积累与消费方面,公社积累占70%,消费只占30%。1959年初,中共中央第二次郑州会议后,对人民公社进行了整顿,但在分配制度上,变化不大。1959年上半年,供给制除了继续实行吃饭不要钱外,工资部分和供给部分各占一半。在评定工资时,一般采取死级活评,同时采用评工记分的办法,并坚持办公共食堂。
上述分配制度,在实践中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恶果。在中共中央的统一部署下,河南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对人民公社分配制度进行了调整。主要内容包括:取消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停办公共食堂,社员口粮直接分配到户,恢复自炊,社员口粮各户自行支配;重新实行合作社时期推行的按劳动工分分配的制度,恢复劳动定额,实行记分,并以此作为按劳取酬的依据;对五保户、烈军属和生活困难户适当加以照顾等。根据“六十条”规定,各地重新分配给社员一定数量的自留地(一般不超过总耕地面积的5%)、饲料地,有的地方还分配给社员少量的开荒地、菜地,山区分给社员少量自留山。为补充家庭收入,允许社员家庭饲养家畜家禽,准许农民发展工副业生产。在分配管理上,改变过去以人定量、按人口分配的政策,开始实行人劳比例分配。人劳分配比例,在全省没有规定统一的标准,各地结合实际具体掌握,一般是人八劳二或人七劳三。口粮水平较高的队,还有实行人六劳四、人五劳五的,有的甚至实行全部按劳分配加照顾的办法。现金分配,生产队按全年总收入,留足各种提留,其余按工分计算出工分值,一次分配给社员。柴草分配,有的随粮走,有的按工分分配。这些调整,对全省农业生产的恢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1: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