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差役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差役又称“职役”。宋代役法。宋代政府役用人力充当州县衙门及乡村里社的庶务、文书、物财的管理和劳作。可分为吏役和乡役两类。吏役包括在官衙充当办事人员的孔目官、祗候典、衙前、押司、录事、贴司、散从等及仓子、斗子、库子、掐子、门子等杂役。乡役包括乡以下政权机构的办事人员,如里正、户长、乡书手等及治安管理人员,如耆长、保正、弓手、壮丁等。王安石曾推行免役法取代差役法。 差役❶中国封建政府派民户轮流供各级品官和官衙差遣的无偿劳役。唐称色役。宋称职役,明有里甲、均徭、杂泛等役。宋应职役的除为官府服无偿劳役外,还要以私财供官府榨取。王安石变法时曾行免役法,改差役为雇役,以后又恢复。明行一条鞭法后.差役渐改雇役。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