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巴戟天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巴戟天radix morindae officinalis

助阳药。出《神农本草经》。见《司牧安骥集》。又名巴戟、鸡肠风。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How.的根。拣去杂质,清水浸润,抽去木心,切段晒干。生用或盐水炒用。主产福建、广东、广西等地。辛、甘,微温。入肾经。功能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本草备要》:补肾益精。《元亨疗马集》:“暖腰肾。”主治:❶肾虚腰胯疼痛,与杜仲、续断、肉苁蓉、菟丝子等配伍。
❷肾阳虚兼感受风湿,与茴香、槟榔、肉桂、川楝子、葫芦巴等配伍,如巴戟散。
❸肾虚阳衰所致的阳痿、滑精,与枸杞子、补骨脂、山萸肉、山药配伍。
❹下元虚寒不孕,与肉桂、益母草、艾叶配伍。牛、马12~30克;猪、羊3~9克。为末或煎汤灌服。阴虚火旺者慎用。本品含维生素C、糖类等。药理实验,具有类皮质激素样作用和防止环磷酰胺所致的细胞减少症的作用,浸出物有降压作用。

巴戟天

巴戟天又名巴戟、鸡肠风,属茜草科,为多年生常绿草质藤本植物,根肥厚弯曲,多少呈链珠状,枝丛生藤状圆柱形,小枝纤细且上有短毛,灰白色或暗褐色;叶对生,腊质,通常呈长椭圆形,顶端尖,基部纯,边缘有疏毛,背面有短毛; 花白色,小型,排成小型头状花序; 浆果近球形至扁球形,熟时红色,种子4粒,近卵形。
巴戟天,属著名的四大南药之一,是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野生药用植物,在海南岛主要分布于万宁、保亭、琼中、乐东、屯昌、琼海等地的低、中海拔600米以上的山谷、山坡次生灌木林中。林缘,常见于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含砂质红壤土的疏林和灌木丛中。野生藤本性喜温暖而雨量充沛的丘陵或低阴坡处,适于生长,经人工栽种驯化后,幼苗须荫蔽,成年植株喜阳光,较耐旱,根、茎、枝呈圆柱形,植株伸蔓攀援于杂木灌丛间。巴戟天是我国民间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它的块根富含巴戟天素、维生素C和糖类,性辛、甘、微温,入药有补肾壮阳、强筋健骨、健脾止血、安脏止血等作用。民间常用来主治肾亏、阳萎早泄、小腹引痛、腰膝酸痛、风湿寒痹等症均有良效,还可治夜尿多、白浊、女子宫冷不孕、经寒不调、脚气、老人咳逆喘促等病,为中药中之上品。
巴戟天的作用大,药用价值高,全年均可采挖,但以秋、冬季为好。挖后即除去须根,洗净,晒至半干后用木棒稍打扁,再晒干至干燥便可。栽培可用扦插、压条和种子繁殖。现野生产地资源枯竭,林中已很难找到药用块根,因此,本种已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的野生珍贵植物。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9 3: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