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巴旦杏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巴旦杏西域东传之植物名。波斯文badam之译音,华言杏仁也。耶律楚材《西游录》记八普城附近有芭榄城,“芭榄城边皆芭榄园,故以名焉。芭榄花如杏而微淡,叶如桃而差小,每冬季而华,盛夏而实,状类匾桃,肉不堪食,唯取其核。”1222年春,丘处机在西域寻思干见杷榄始华,类小桃,俟秋采其实食之,味如胡桃。宋朱弁《曲洧旧闻》卷四: “巴榄子如杏核,色白,褊而长,产自西蕃。比年,近畿人种之亦生,树似樱桃,枝小而极低。”则宋代已由西域移种内地。《明史·忽鲁谟斯传》作把耼。 《大明一统志》: “生西域哈烈国,今鄜、延、关辅多有之。” 巴旦杏产于疏勒。巴旦杏主要是食用种仁。这种杏的种仁香甜味美,含脂肪,蛋白质,淀粉与糖,以及少量维生素和人体不可缺少的18种化学元素,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巴旦杏种仁可炒制成罐头,制作高级糕点和糖果。它又有医药用途,不仅可做营养滋补品外,而且可配药治疗高血压、神经衰弱、皮肤过敏,气管炎等症。树干分泌的树脂,经加工制成阿拉伯树胶和染色剂。其花是上好的蜜源。木材坚硬,光泽美观,可制高级木家具。 巴旦杏almond见“扁桃”。 巴旦杏❶见“巴旦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