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巴蛇吞象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巴蛇吞象《山海经·海内南经》载: “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其为蛇青黄赤黑,一曰青蛇、黑蛇。” 《海内经》云: “有巴遂山,渑水出焉。又有朱善之国,有黑蛇,青首,食象,即谓巴蛇。” 蛇可食象,可见其大,故屈原在《楚辞·天问》 中发问: “一蛇吞象,厥大何如?”今岳阳市区北的长江东岸有象骨山,山旁有沙洲名象洲,又名象骨港,即 《山海经》 中所说的“巴蛇吞象,暴骨于此” 之地。岳阳古称巴陵,亦是因此而得名。《山海经》云: “昔羿屠巴蛇于洞庭,其骨若陵,故曰巴陵。”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