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布谷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布谷鸟Buguniao也称大杜鹃,隶属鹃形目杜鹃科,学名为Cuculus canorus。体型大小与家鸽类似,但较细长。上体一般为暗灰色,腹部布满横斑。嘴中等大小,嘴叉大而有弹性。脚具四趾,二趾朝前,二趾朝后,适于抓握树枝。翅长而圆,尾长短于翅长。喜欢栖息在开阔的林地,特别是近水的地方。常在清晨或傍晚在树上不停地鸣叫,有时可长达半个多小时,其叫声二声一度,听起来类似“布谷、布谷”,因此人们称之为布谷鸟。布谷鸟是我国著名的食虫益鸟,主要以各种昆虫为食,尤其喜食松毛虫、松尺蠖等森林害虫。据在河北昌黎果区剖胃分析发现,其食物中仅各种蛾类幼虫就占78%。布谷鸟的繁殖方式十分特殊,不自己筑巢,而是将卵产生其它小鸟的巢中,让其代为孵化和育雏。主要宿主是大苇莺等小型鸟类。为避免宿主将所寄生的鸟卵扔出巢外,布谷鸟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模拟宿主卵的习性,所产出的卵的形状和颜色都与宿主的卵十分相似,使宿主难于分辨。雏鸟经宿主鸟类孵出后,常将义亲的卵或雏挤出巢外,以便能够独享“养母”的抚育。 布谷鸟为夏候鸟,每年春季迁到我国境内繁殖,秋季则迁到印度、马来半岛等地越冬。在我国分布很广,除西藏羌塘高原外,全国各地均可见到。 布谷鸟新诗集。阎一强著。1959年5月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共收诗作70首,分为七辑。多是配合政治运动的即兴之作。几首较长的诗,歌颂了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美好的传说。《美好的故事》则从各个角度反映了孩子们美好的心愿和农村新面貌。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