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军队编制名。官名。《周礼·夏官司马》: “2500人为师,师帅皆中大夫。”《尚书·洪范》: “8政: 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 周秉钧注: “师,掌军旅之官。”《尚书·康诰》: “王曰: 外事,汝陈时臬司师,兹殷罚有伦。周秉钧注: ‘师、士师,主狱之官’。”

我国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一作。商代有“三𠂤”,西周有“六自”。西周金文又有西六𠂤、成周八𠂤和殷八。《周礼》注以为一师为二千五百人。后世历代沿用其名,人数多少不一。

西周宫廷教官。专门教导王太子。《礼记·文王世子》: “出则有师,是以教喻而德成也。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师主要辅导王太子道德。

由若干个团(旅)及战斗、勤务保障分队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军或集团军。为基本战术兵团。


❶官名。师氏的简称。西周金文常见,为统兵之官。又太师的简称;乐官的称谓。
❷中国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商代有三师。西周有西六师、成周八师、殷八师。每师约2500人。后世历代沿用其名,人数不一。

科举时代考试中式者称考官为师,自称为门生。二者之关系即为师生。《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这个乌克斋正是安老爷的受业门生,又是安公子的会试老师。读书人看得师生一门,情义最重。”

❶泛称军队。《左传·庄公十年》:“齐师伐我。”
❷商·西周的军队编制单位,每师二千五百人。
❸春秋时鲁国的太师称师。《论语·泰伯》:“师挚之始,《关睢》之乱,洋洋乎盈耳哉。”杨伯峻注:“师挚是鲁国的太师,名挚。”
❹战国时齐国军队中设置,相当于后世军师。《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
❺乐师。《论语·卫灵公》:“师冕见。”杨伯峻注:“师,乐师。”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4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