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帛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044 帛书

古代用丝织品写成的书。亦称“缣书”、“素书”,约在竹简、木牍盛行的同时,便有帛书传播于世。《晏子春秋》有“著之于帛,申之以策”的记载。《墨子·问鲁篇》已有“书于竹帛,镂于金石”之说,可知那时缣帛与竹木同是写书的材料。缣帛色白,质薄轻柔,长短据书写文字多少而定,通常是卷成一束,称为一卷,短文也有几篇合成一卷的。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帛书有10多种,共约20万字,包括《老子》、《经法》、《战国策》以及兵书、历书、医书等。古人用帛写的书信,亦称帛书。

帛书

帛为丝织物的总称。古时无纸,人们在缣帛上写字,称为“帛书”。始于战国。帛,长时期和竹、木简一起为古代书写的主要材料。

帛书

帛书流行约在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后3世纪之间,即战国到三国之间,约有六七百年的历史。缣帛比简牍轻便易藏,特别是幅面较大,是绘画的好材料。缣帛价格昂贵,难以在民间普及。汉代1匹缣(2.2×40汉尺)值600余钱,1匹白素值800余钱,折合当时通用米价,1匹缣帛相当6石(720汉斤)米的价格,一般读书人都用不起,故有“贫不及素”之说。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0: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