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幎目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幎目古代殓具。掩盖死者面部之巾。《仪礼·士丧礼》:“幎目用缁,方尺二寸,𫏨里,著组系。”郑玄注:“幎目,覆面者也;𫏨,赤也;著,充之以絮也;组系,为可结也。”即以赤里黑面间以棉絮的绢巾,覆盖死者面部,再用四角组带缚在死者颈后。或称“幎冒”。《吕氏春秋》卷二十三: “夫差将死,曰:‘死者如有知也,吾何面目以见子胥于地下。’乃为幎以冒面死,此其始也。”又称“面帛”。宋高承《事物纪原·吉凶典制·面帛》: “今人死,以方帛覆面者。”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