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庆阳步兵学校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庆阳步兵学校又称 “红军教导师”。前身是“红大”第三科。民国25年(1936年)6月,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在陕北成立,红大分设3个科:第一科训练红军团以上干部,第二科训练营连干部,第三科训练班排干部。第一、二科驻陕北,第三科驻陇东环县木钵镇,后移驻庆阳县城。因第三科远离红大本部, 故又称 “红大第二校”, 对外则称 “红军教导师”。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大改名为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第三科改称“庆阳步兵学校”,亦称“抗大步兵学校”。该校由周昆任校长,袁国平任政委,郭化若任教育长,罗贵波任政治部主任, 共有学员800余人。同年11月, 红二、四方面军随营学校长征到陇东后, 并入该校, 学员增至2 000余人,共编4个团(也称大队)。该校除组织学员学习、训练外,还进行剿匪和发动群众开展反霸斗争、建立革命政权等工作。次年,先后有两批学员毕业,派赴抗日前线。未及毕业的学员及一部分工作人员改编为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开赴山西办学。庆阳步校撤销后,袁国平、任质斌、陈仁麒及一部分工作人员继续留陇东工作。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