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庐山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庐山记名胜志。北宋陈舜俞撰。五卷。舜俞字令举,号白牛居士,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庆历进士,历官屯田员外郎,山阴知县。著有《都官集》。熙宁五年(1072),舜俞因不行青苗法谪官山南,与友人刘涣游庐山六十天,穷探极观,无所不究,于熙宁末撰成是书。约二万五千字。卷端有李常、刘涣二序。分总叙山水、山北、山南、山行易览、十八贤传、古人留题、古碑目、古人题名八篇。总叙山水篇引东晋僧慧远《庐山纪略》山北、山南记述作者由江州(今江西九江)南行,沿途经过的寺、观、洞、穴等名胜古迹,历史故实。山行易览详记山中一百五十余风景点之间里程。十八贤传记,慧远、刘程之、雷次宗等十八位隐居庐山的人物传记。古今留题录唐以前三十三人歌咏庐山的诗歌。古碑目录有当时大平观、太一观、东林寺、西林寺、简寂观五座寺庙中唐五代前碑铭志文。古人题为颜真卿、韦宙、严续等十八位唐宋大臣题名刻石。史料丰富,考据精赅,为现存第一部庐山专志。宋本明初国内已无完帙,《四库全书》本为残本三卷。民国二十一年(1932),吴宗慈经友人于日本大谷大学借得足本,与日本收入《大藏经》的大正本及《四库》残本互校后收入《庐山志副刊》出版,是为善本,并附吴氏《宋陈舜俞庐山记合校序》。 《庐山记》晋慧远撰。两晋为佛学兴盛的时代,释门之中以文章见长的很多,慧远即其一也,本篇为其传诵尤广的名作。慧远晚年移居庐山,感其山川风物之美,故作此文。由于作者是释门中的巨子,因此,当他聆听山水之音时,又别有一番情趣。文章开始对匡续先生和庐山因缘的交待,已为此名山染上了空灵之气,其后对庐山变幻之奇的描述,则更具幽趣:“天将雨,则有白气先抟,而缨络于山岭下;及至触石吐云,则倏忽而集。或大风振宕,逸响动谷,群籁竞奏,其声骇人。”此等神奇的观照,只有与大山弥日弥深者才能做出,而非一般游山玩水者所能为。从中我们不但看到了六朝山水游记简约的风格,还体会到了唐人山水小品俊拔的先声。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