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庙见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庙见

又称“奠菜”,中国古代的一种婚姻习俗。“庙见”一般在新婚夫妇成亲后举行。当新娘被迎娶到夫家,她要到男方祖先的庙里去祭拜祖先。古代礼制规定:新妇必须在“亲迎”礼之后的三个月进行“庙见”:“三月而庙见,称来妇也。择日而登于祢(指祭祀宗庙中代表祖先的牌位),成妇之义也。” ( 《礼记·曾子问》)宋代《朱子家训》规定新娘在被迎娶三天后到祠堂参拜行祭。明、清两朝也规定新娘在迎娶的第二天同时拜见公公、婆婆和拜祭祖先。近代,有些地区的人们在合卺(夫妇互饮交杯酒)后,新娘在新郎的陪伴下随即到家堂 (指存放祖先牌位的木龛或壁龛) 前拜祭祖先。

庙见

古代婚姻中的成妇礼。亦称“奠菜”。指成婚之时,舅姑 (夫的父母) 已去世,婚后二月,妇去男方祖先庙去拜祭的礼仪。《礼记·曾子问》:“三月而庙见,称来妇也; 择日而登于祢 (即祖庙),成妇之义也。”古礼规定,如在行庙见礼之前而新妇死亡,就不能葬于夫家,而只能归葬母方,所谓“示未成妇也”。宋代《朱子家礼》规定,迎娶三日后新人至祠堂行祭。明、清时规定,迎娶翌日拜见公婆与拜祭祖先同行。经庙见礼,新妇方正式成为夫族成员。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2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