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新柏拉图主义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新柏拉图主义

3—6世纪流行于古罗马的一种唯心主义学说。以柏拉图学说为基础,并和毕达哥拉斯主义、斯多葛主义等思想系统地糅合起来而形成的。代表人物有普罗提诺、普罗克洛(Prok-los,约411—485)。认为世界的本源是“太一”即神,万物都从“太一”中流溢出来的。人能通过直觉与神直接交往,达到神人合一的境界。对后来的教父哲学影响很大。

新柏拉图主义

公元3—6世纪流行于古罗马的唯心主义哲学流派。创始人是亚历山大里亚的阿蒙尼阿·萨卡(约175—约242),主要代表人物有普罗提诺和波菲利等。新柏拉图主义以柏拉图的哲学为理论基础,吸取了毕达哥拉斯、亚里士多德、斯多葛学派和东方宗教哲学的部分内容,建立和发展了一套神秘主义的哲学体系。普罗提诺所提出的“太一说”、“流溢说”和“灵魂解脱说”,是这种神秘主义的最为系统和典型的代表。他认为,“太一”就是神,是宇宙的本原。它流溢出理性,理性又流溢出灵魂,灵魂又流溢出物质世界。人生的目的是要返回到“太一”。为此,人的灵魂须从肉体中超脱出来,在“忘我”、“出神”状态中与“太一”合为一体。在这样的世界观基础上,新柏拉图主义宣扬:躯体与物质世界是一切罪恶根源,人们只有放弃对现实生活的追求,摆脱对尘世的牵挂与肉体的束缚,才能与神交往,达到人神合一的境界。为达此目的,它又非常重视道德净化的作用,认为道德能净化人的情欲,使人的灵魂上升到神的世界。新柏拉图主义厌恶现世生活、向往神的世界的思想,对后来基督教伦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新柏拉图主义

古罗马奴隶制崩溃时期的神秘主义哲学。反映奴隶主阶级垂死绝望的情绪。主要代表人物是柏罗丁(约205—270),后期主要代表是普罗克洛(约411—485)。
新柏拉图主义认为,万物都是从“太一”中产生的,就象水从装满的容器中“流溢”出来一样。“太一”是最完满的原始力量,万物之父,即神。他们认为,人的感性和理性都认识不了“太一”。只有通过暂时摆脱肉体的束缚,处于一种忘我的出神状态,才能达到人神合一,窥见真理。他们认为,肉体是罪恶的根源,应当清除一切肉体的欲望,实行禁欲主义。人在尘世是无能为力的,只有等待神的启示和灵魂解脱。
新柏拉图主义由于其神秘性,而终于与基督教合流,变成基督教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