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庚申外史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庚申外史

编年体元末史。又名《庚申帝史外闻见录》。二卷。明权衡撰。权衡(生卒年不详),字以制,号葛溪。元末明初江西吉安人。元时拒聘,隐居太行黄华山二十八年不仕。明洪武四年(1371)归江西,年六十余,寓居著述以终。
《庚申外史》按年述元顺帝一朝三十六年(1333—1368)史事。因顺帝生于庚申年(1320),故书以此为名。书中有“野史记”、“野史断”史论。顺帝由权臣伯颜迎立,元统至元年间,伯颜专权恣睢而顺帝受制,书中对此诸事叙述颇详。撰者认为,顺帝于至元六年(1340)逐伯颜,亲自掌权,初颇留意政事。其兴科举,赐高年老弱者帛,蠲天下民租,立常平仓,因水旱灾害尽蠲被灾者田租诸举措亦颇可观。然终无常志而溺于酒色。复喜谀拒谏,好听谗佞,由“夷狄一变而为禽兽,人纪灭亡,天下失矣”。书中对顺帝轻杀大臣,自毁栋梁尤三致意,揭露他“欲杀是人,未尝不假手于人。外示优容之状,内实行其欲杀之意,至于死而有不知者”的阴险毒辣,并说自至正改元以后其所杀一品大臣至五百余人而“未尝有悔杀之意”。如此滥杀,“则其为亡虏也,不亦宜乎!”书中还对元代实行种族歧视和贵族统治政策,进行了揭露。“夷狄之法,取士用人,惟论根脚”,顺帝一朝“图大政为相者,皆根脚人也”,“所谓根脚人者,徒能生长富贵,腐膻拥毛,素无学问。内无侍从台阁之贤,外无论思献纳之彦”,对于那些“负大器抱大材蕴道艺者”,元廷却以异族视之,“举不得与其政事”,而全听任蒙古、色目贵族“坐庙廊,据枢轴以进退天下之人士,是安得而不败哉!”对于顺帝一朝权臣的内讧倾轧,党同伐异,书中均有具体而生动的描述。所记元末农民因官逼而反,举兵起义之缘起、发展及壮大,亦较翔实,大都可与《元史》及其他记载相参证,且有他书不见而仅载于该书者。故《庚申外史》对于研究元末社会矛盾的激化、阶级斗争及农民战争的基本状况,有一定参考价值。
明洪武初诏修《元史》,采访元顺帝一朝史事,《庚申外史》一书曾上史馆。有1922年文明书局铅印的《宝颜堂秘笈》本,此外尚有《海山仙馆丛书》、《学海类编》、《学津讨源》、《豫章丛书》等版本,各种版本文字略有出入。

庚申外史

又名 《庚申帝外史闻见录》或《庚申大事记》。二卷。明权衡撰。衡字以制,号葛溪,吉安 (今江西吉安)人。生卒年不详。元末隐居彰德 (今河南安阳)黄华山,明洪武四年 (1371)后,寓居临江(今江西清江西南)。此书记载了元顺帝在位三十六年的历史,因顺帝生于庚申年 (1320),时称庚申帝,故名。书中关于元廷宫闱轶事,多为它书所不载;对元末农民起义的记叙尤详,并能给予比较公允的评价。虽然其中史实有考核不精处,但仍不失为研究元末历史的重要史料。版本较多,主要有 《宝颜堂秘籍》、《学海类编》、《学津讨原》、《海山仙馆丛书》和《豫章丛书》等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出版了任崇岳《庚申外史笺证》,即以 《豫章丛书》本为底本,校以 《学津讨原》本,可供参考。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0: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