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庞德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庞德1885—1973Pangde,Ezra Pound美国诗人、批评家。出生于爱达荷州一个职员家庭。先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汉密尔顿大学攻读罗曼语文学。后来离美赴欧,在伦敦结识一批作家和诗人,发起“意象派诗歌”运动,并帮助乔伊斯、艾略特和海明威等现代大作家成名。 庞德1885~1973美国诗人、评论家。出生于爱达荷州的海利。曾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1906年去欧洲游历,结识了一批作家和诗人。在英国发起诗歌革新运动,被认为是意象派的开创者和代表性作家。1924年侨居意大利,因为曾替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权宣传,1943年被美国指控为叛国罪而被捕,1957年撤消,晚年定居于威尼斯。代表诗作有诗集《生命与接触》(1920)和长诗《诗章》。《诗章》分批发表,共109章及8首未完成稿,其中以《比萨诗章》最为著名。长诗通过自由联想,对比了美洲、欧洲、东方的历史事件,还探索了孔子的哲学和伦理观。庞德还译介了中国古诗和哲学著作。他的创作和理论对后世英美现代派文学有很大的影响。 庞德像 庞德1885—1972Ezra Pound美国诗人。生于职员家庭。代表作《花园》、《毛伯莱》、《诗章》等,表达了对现存秩序的蔑视。1914年编辑《意象派诗选》,提出意象主义诗歌创作纲领。后热衷于旋涡主义。是现代派文学的组织者和鼓吹者之一。在现代诗歌发展史上起过重大作用。 庞德1870—1964Roscoe Pound美国法学家、社会法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曾任法官、大学教授、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主要著有《社会学法学的范围和目的》(1911年)、《法哲学导论》(1922年)、《法制史阐述》(1923年)、《法和道德》(1924年)、《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1942年)、《正义来自法律》(1951年)、《法理学》(1959年)等。根据实用主义哲学,认为法是社会工程的控制工具,满足人们社会生活需要、衡平利益、调和冲突、协调关系。法既要促进个人主动精神、又要实现社会合作。法史分五个阶段:1.原始法;2.严格法;3.衡平法和自然法;4.成熟法;5.社会化法。后又提出世界法论点。 庞德(?—219 年)字令明,东汉末年南安道(今武山县西北)人。初从马腾,后随马腾子马超转战陇上,常冲锋陷阵,勇冠三军。建安二十年(215年)投奔曹操。建安二十四年关羽攻襄阳,曹操派于禁作主将,庞德为先锋救援。适逢汉江猛涨,于禁所领七路援军被淹,关羽乘势猛攻,生擒于禁、庞德。于禁投降,而庞德坚贞不屈,被诛杀。曹操闻之流涕,封其二子为列侯。曹丕即位,谥为“壮侯”。今武山县四门乡传为庞德故里。 庞德? ~219字今明, 三国魏南安桓道(今陇西县) 人。少为南安郡吏、凉州从事。后从马腾讨羌,因功而升校尉。建安中,从马超抗曹操部于平阳。作战勇敢,功拜中郎将,封都亭侯。马超兵败偕庞德奔汉中。后归降曹操,拜立义将军,封关门亭侯。建安二十四年 (219年), 蜀汉大将关羽由荆州北攻曹操, 占襄阳。曹操派曹仁与德移兵樊城迎击,且以德为先锋。曹营诸将因其堂兄庞柔为刘备部下,疑德临阵倒戈,窃议纷然,曹操闻知收回先锋印。德力表忠心: “吾受国恩,义在效死。”制作棺木,安排后事。曹操感动,还先锋印。德与关羽隔江对峙。关平过江攻曹军,不分胜负。关羽出战,德骑白马与之交锋,愈战愈勇,一箭射中羽前额,蜀军失色,败回襄阳。遇暴雨,汉水涨溢,樊城平地水深五六丈。德与众将士登堤避水, 羽伤癒乘大船四面进攻。德箭尽,手接兵器而战,日:“吾闻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今日吾死日也。”气势壮烈。吏士皆降,德船翻落水被获,立而不跪,不屈被杀。曹操闻之流涕, 封其二子为列侯。曹丕即位, 谥为 “壮侯”。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