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度量衡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度量衡测量器具的通称。《国语·周语》: “律度量衡于是乎生,小大器用于是乎出,故圣人慎之。” 韦昭注:“度,丈尺也。量,斗斛也。衡,称上衡。” 度量衡Weights and Measures计量长短、容积、轻重的统称。在过去的几千年中,度量衡标准常在全世界的贸易和税收中使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已包含更广泛的单位集合。度量衡标准的发展和传播导致计量学的产生。在过去的单位基础上,现在又增加许多新的基本单位:时间、温度、电流、光度以及一些物质度量衡单位。这些基本单位及其衍生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都有严格定义。国际单位制是由国际度量衡局制定并加以保护的公制单位体系(简称SI),自1960年正式采用以来,在更高的精确性、方便性、一致性方面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目前,世界上各主要国家都已广泛采用或准备采用国际单位制。1965年,英国政府曾表示要在10年内采用公制单位。1972年,美国参议院通过10年期的度量衡单位转换方案,但未获众议院通过。加拿大从1971年起就开始向公制单位系统转换,除在零售贸易和广告中还残存一些旧有度量衡单位外,总体上已基本实现度量衡标准化。加拿大旧有的度量衡主要是1838年建立的国家度量衡制度,同时借鉴了法国的一些特点。其中英尺、英里等单位具有悠久的历史。1884年,加拿大随英国加入国际度量衡局。1907年,加拿大作为主权国家加入国际度量衡公约。加拿大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的物理分部负责监督和实施国家的主要度量衡标准及其衍生标准,实验室和工业上所需的高精确度标准也都由其负责校准。此外,该委员会还负责校准贸易中使用的标准度量衡单位。1982年,加拿大加入国际法定计量学组织(该组织仅关心计量学在贸易中的作用,如在国际商贸活动中确定度量衡单位的一致性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