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康熙帝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28 康熙帝1654—1722清代皇帝、政治家,即清圣祖。满族,爱新觉罗氏,名玄烨。清世祖第三子。1661—1722年在位。8岁即位,初由鳌拜专权。亲政后,于康熙八年(1669)捕革鳌拜,二十年平定三藩内乱,二十二年攻灭台湾郑氏政权,并驻兵屯守,二十四年出兵驱逐盘踞黑龙江流域雅克萨的沙俄军队,二十八年,与俄国订立《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先后3次平安准噶尔部叛乱。晚年又派兵镇压藏族少数上层分子勾结准噶尔部的叛乱。从而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在位期间,从巩固清统治出发,进行改革,废除清初的圈地弊政;重视农业生产,奖励垦荒;治理黄河,减轻水患;颁布法令,规定人丁税据户籍册现有人数为准,借以保证赋税收入;测量全国土地,完成《皇舆全图》;注重文化建设;但又提倡程朱理学,迭兴文字狱,以政治高压手段钳制人民思想。其统治期间,巩固了清政权在中国的统治。 康熙帝即“清圣祖”(1022页)。 康熙帝即玄烨,见该条。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