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建立学前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方法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建立学前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方法jianli xueqian jiaoyu pingjia zhibiao tixi de jiben fangfa


❶分解目标。评价指标必须与目标相一致。因此,可以通过分解目标的形式形成指标体系。由于学前教育活动的复杂性, 对目标的一次分解常常并不能达到评价的可测性要求。因此,分解目标常常在目标和指标之前设置若干中间过渡环节。例如,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是学前教育的总目标,这个总目标又可以分解成身体与健康、语言、认知、社会性等诸方面,这些方面就形成了次级目标,次级目标又可以分解成指标。下图可以用来说明目标、次级目标和指标的关系。

对幼儿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依上述道理可以用下图表示。

总之,在建立指标体系的过程中,首先应从目标出发,把目标分解成次级项目。然后,再一次次地分解,一直到能够满足可测性要求。
❷改善指标体系的品质。认真分析指标的内涵是保证指标的独立性与整体完备性的基本方法,也是改善指标体系本质的可靠途径。对指标的内涵以及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删除那些在实质上是指同一对象的指标,使指标具有相互独立性和整体完备性。
❸提高指标的可行程度。从实际出发是提高指标可行程度的基本方法。从实际出发,首先是从现实的条件出发。评价的信息来源问题、评价的人力物力问题都属于必须考虑的现实条件。如果评价者无法搜集到关于某一指标的信息和资料。那么,这条指标就是不可行的;同样,如果某一指标需要评价者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它超过了评价者的承载能力,则这一指标也是不可行的。试想,如果我们在对某一地区幼儿教师的论文进行评价,没有人力物力方面的考虑,我们就可以请某一专家一篇篇地审阅,进而对论文做出评价。但是,如果我们考虑了人力物力的限制,我们就会明白让专家给数以百计的幼儿教师审查论文是人力物力所不允许的。人力物力因素制约着指标的设计,使得我们必须设计出一系列的评选条件,用学术小组的评审来代替专家审阅。其次,从实际出发还要求从评价对象的实际特点出发。评价的对象不同,指标体系就不同。这也是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者必须把握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对不同地区的学前教育进行评价就得有层次和规格上的不同。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