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异端裁判所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异端裁判所

见“宗教”中的“异端裁判所”。


异端裁判所

又称“宗教裁判所”或“宗教法庭”。中世纪欧洲天主教会用来镇压“异端运动”的机构。1220年教皇洪诺留三世(Honorius Ⅲ,1216—1227在位)通令建立。由多明我会和方济各会修士主持,直属教皇管辖。1233年教皇格列高利九世(Gregorius Ⅸ,约1227—1241在位)又通谕强调这一设置。异端裁判所设在每一地区修道院内,不受教会法规约束,可以随意抓人。以镇压“异端分子”和“异端嫌疑者”为名,残酷迫害揭露教会黑暗、反对封建势力的进步思想家和自然科学家。数以万计的人遭到秘密审讯和严刑拷打,处以流放、监禁或火刑。16世纪后,随着教皇权势下降,渐趋衰落。20世纪初,罗马最高异端裁判所改组为教廷“圣职部”,由教皇主持,不断公布“禁书目录”,对参加进步组织和活动的教徒处以“绝罚”(开除教籍)。参见“法学”中的“异端裁判所”。

异端裁判所

亦称“宗教裁判所”和“宗教法庭”。中世纪天主教会设置的裁判和迫害异端的特殊法庭。1229年正式决定建立,主要由多明我会修士负责。教皇格列高利九世又发布通谕,强调这一设置。于是,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西班牙等国都先后建立了异端裁判所。裁判所的最高领导是教皇,裁判官由教皇任命并直接控制,不受地方教会和世俗政权的干预。异端裁判所迫害“异端分子”和“异端嫌疑分子”以及宗教改革者和反封建的进步人士,包括进步的思想家、科学家。刑法有没收财产、监禁、流放、火刑等。西班牙的异端裁判所更为残暴,1483至1820年间,受其迫害者达30多万人,火刑处死者达2000余人。自16世纪起,异端裁判所随着教皇势力的没落趋向衰败。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式完整的异端裁判所已不存在。1908年教皇庇护十世将异端裁判所改为圣职部,负纯化信仰的责任。1965年教皇保罗六世再易其名为信理部。

异端裁判所

亦称宗教裁判所、宗教法庭。中世纪天主教会设置的审判迫害异端的特殊法庭。词源自拉丁文inquiro (追究、调查)。在经过20年的镇压,消灭了阿尔比派异端后,于1229年正式成立。指定多明我会士担任裁判官,直接受教皇控制,对教皇负责,有权解释国家和教会的法规。执行任务时,一般先发布公告,规定宽限时间(通常为1个月),被告为异端的人在此期限内如自动认罪,可获宽待或仅被处以轻罚,如禁食、鞭笞等。对被认为是较严重的异端,则施以佩带黄色十字架、监禁、没收财产等处罚。最重刑罚为终生监禁,实际上往往处以死刑。异端裁判所也用以对付宗教改革家,如胡斯追究、调查。在经过20年的镇压,消灭了阿尔比派异端后,于1229年正式成立。指定多明我会士担任裁判官,直接受教皇控制,对教皇负责,有权解释国家和教会的法规。执行任务时,一般先发布公告,规定宽限时间(通常为1个月),被告为异端的人在此期限内如自动认罪,可获宽待或仅被处以轻罚,如禁食、鞭笞等。对被认为是较严重的异端,则施以佩带黄色十字架、监禁、没收财产等处罚。最重刑罚为终生监禁,实际上往往处以死刑。异端裁判所也用以对付宗教改革家,如胡斯(Jan Hus约1372—1415)曾被判处火刑。16世纪后,不少进步科学家、思想家如布鲁诺、伽利略等也受到异端裁判所的残酷迫害。最残酷的是西班牙异端裁判所,1483—1820年间,受迫害者达30余万人,其中火刑处死者10多万人。1834年,该裁判所才被撤销。17世纪以后,异端裁判所随教皇权势下降而趋衰落,至19世纪末,已不存在形式完整的异端裁判所。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4:2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