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弓形虫病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弓形虫病人畜共患病之一。由刚地弓形虫致病。多种家畜和野生脊椎动物均可感染。弓形虫的卵囊在自然界为本病传染源。猫为终末宿主。病猪呈稽留热,体温升高,食欲废绝,多便秘,呼吸困难。有时四肢和全身肌肉强直,尤其是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大,身体下部及耳部出现瘀血斑,或有大面积发绀。严重的多死亡。猫呈高热、嗜热、厌食或脑炎症状。可用磺胺嘧啶等药治疗。预防:保持畜舍及其环境卫生;防止猫及其排泄物污染草料、饮水;灭鼠;防止家畜与野生动物接触。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龚地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 Nicolle and Manceaux,1909)寄生于多种哺乳动物和人的多种有核细胞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分布很广。多发于夏秋季节。虫体形态在中间宿主体内有滋养体(速殖子)呈新月形,大小4~7μm×2~4μm;假包囊呈圆形,内含速殖子;包囊呈亚球形,内含数千个缓殖子。在终宿主体内有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卵囊呈椭圆形,大小10μm×12μm,1~5天完成孢子化,内含两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含4个子孢子。猫科动物为终宿主(也可作为中间宿主),哺乳类,鸟类,鱼类,爬虫类和人等200余种动物为中间宿主。虫体寄生所有的有核细胞。猫从粪便排出卵囊成为主要传染源,除带虫动物的肉、脏器组织的假包囊(速殖子)和骨骼肌、脑的包囊(缓殖子)都能感染外,也可胎内感染。患猪暴发,常波及整个猪场,死亡率高达60%以上,潜伏期3~7天,呈稽留热(40.5~42℃),食欲废绝,呼吸困难常呈腹式呼吸,重症多半死亡。病变为肺表面有粟粒大出血点、间质水肿或萎缩;肝表面有针尖大、灰黄白色坏死灶;肠系膜,肝门,肺门,颌下及胃淋巴结肿胀。成年羊隐性感染常无特异症状而流产或产死胎。牛较少见,犊牛呼吸困难、咳嗽、发热、头颤、虚弱等,常于2~6天内死亡;成年牛患病初极度兴奋。马多为隐性感染。犬呼吸困难、运动失调和下痢。猫厌食、嗜睡、高热和脑炎症状。鸡视力丧失,有水肿性肺炎,坏死性肝炎和脑炎等。内脏涂片或动物接种作病原诊断,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吸附试验和色素试验可供流行调查和生前诊断应用。用磺胺类药物配合增效剂治疗。宜防止饮水和饲料被猫粪污染,不食生料,用长效磺胺作药物预防。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