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仙洞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三仙洞

石窟寺。在今新疆喀什市北郊约20公里处的伯什克然木河南岸峭壁上。有洞窟3个。洞口均长方形,中间的洞口稍大,高2.25、宽2米。三洞皆分前后室,前室长宽各4米,高约2.5米。后室较小。均为纵券顶。壁画主要保存在东侧洞窟。中间洞窟,因清代重修,仅存后室一石胎释迦牟尼坐像。两侧石窟,石质外露,壁上凿痕满布,空无一物,似为一尚未竣工的洞窟。据初步考证,洞窟的开凿年代在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 也有人认为要晚到公元6—8世纪。它是在我国最西部发现的一处石窟。

三仙洞

即玉奇莫日万千佛洞,原名“脱库孜乌丘然”。系佛教专入中国后,在西部保存下来的最古老洞窟。位于市西南20公里阿图什乡塔库提村恰克玛克河岸。其南与喀什市交界。在河岸峭壁上有三洞并列,洞口均呈长方形,离地面13米。三个洞不知何时被凿通,都有前后两室,前室长宽各4米,后室为前室之半,全为纵卷顶式。当中一窟,在清代重修粉刷过,留下的壁画很少,后室正中尚存石胎的释迦牟尼坐像。西边一窟,石质外露,壁上凿痕纵横,空无一物。东边的石窟保存有壁画和藻井。东窟残存的壁画全为佛像,约70余尊,窟顶藻井为一莲花,四周绘有坐佛。洞中一坐佛身披方格形图案组成的袈裟,这种服饰只有早期壁画上才有。从壁画内容,画法和艺术风格来看,洞窟开凿于东汉时期。

三仙洞

位于鹤城区芦坪乡境内。石灰岩溶洞。洞外怪石林立,森林茂密。洞长238米,内有一厅二坡,石花、石幔、石莲、石屏遍布,构成九龙柱、南海观音、石林松山、慈禧垂帘等景点景观。传说北宋大将狄青平西,曾借兵于此。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