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澧水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澧水澧水湖南省第四大河流。屈原《九歌·湘夫人》 中有“沅有茞兮澧有兰”句,故又名兰江。主源 (北源) 出自桑植县西北斗篷山横溪河纸砂坪。八大公山为中源头。南流经张家界、永顺等县、市,转东又经张家界、慈利、石门、临澧、澧县等县、市,于津市小渡口分数支注入洞庭湖,并经虎渡、藕池二河与长江通。全长388公里。小渡口以上流域面积18496平方公里 (其中湖北省境内2991平方公里)。含沙量为四水之首。主要支流有渌水、溇水、渫水、道水、涔水等。津市以下可通航轮船。洪水季节木船、机船可上溯至桑植。水利资源丰富,建有中型电灌站、水电站、水轮泵站多处。下游建有澧阳平源灌区和三江口水电站。跨河建有桑植县溪河桥、张家界市澧水桥、慈利县永安渡桥、石门县三江口桥及三江口铁路桥等。焦柳铁路紧傍澧水中游南岸。 澧水长江中游洞庭湖“四水”之一。南以武陵山脉与沅江分界,北与湖北省西部清江流域相邻。有南、中、北3条源流,分别出自湖南省永顺、桑植和湖北省鹤峰县境,以北源为主流。3源汇合后,南流经桑植、大庸、慈利、石门、澧县、津市,至小渡口进入尾闾,再南流经七里湖,于南咀注入洞庭湖。长388公里,流域面积18496平方公里。自然落差621米,多年平均流量480立方米每秒,水能理论蕴藏量205万千瓦,一半以上集中在支流溇水和渫水。较大支流有溇水、渫水、道水、涔水等4条,除道水在右岸外,其余均在左岸。桑植以上干流和支流均处于崇山峻岭之中,河陡滩急,峡谷深切;桑植至石门为丘陵区,沿河峡谷盆地相间;张公庙以下为洞庭湖冲积平原。澧水流域北部与湖北省五峰、鹤峰一带为长江中游著名的暴雨区,又因澧水干支流之间和尾闾与松滋河入洞庭湖的长江洪水之间均易相互遭遇,形成严重洪灾。干流三江口、艳州和支流涔水王家厂已建有大型水库。干流津市以下可常年通航小型轮船。桑植至津市中洪水期可通14~30吨木帆船,枯水期只能通3~10吨木帆船。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