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仪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027 张仪战国纵横家,魏国贵族后代。曾师事鬼谷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先后任秦相、魏相。主张用名辩作为其政治手段,“使于四方,不辱君命”。首创连横(六国分别事秦)。在论辩中,善用诡辩和两刀论法,陷人于是非两可之中。《汉书·艺文志》纵横家有《张子》10篇。今佚。 张仪?—前310战国策士,纵横家。魏国贵族后裔。公元前328年任秦相,封武信君。迫使魏献上郡,助秦惠文君称秦王,以连横策游说各国,破坏合纵之约。谋划瓦解齐楚联盟,夺楚地汉中。武王即位,入为魏相,旋卒。 张仪?~前310战国时纵横家,著名游士。魏国贵族后代。曾从鬼谷先生,学术。入秦游说惠文君,拜客卿,与谋伐诸侯。公元前328~前322年,前321~前318年,前317~前313年,三次担任秦相,封武信君。执政期间迫使魏献上郡,帮助惠文君称王,游说各国服从于秦,瓦解齐、楚联盟,夺取楚汉中地,功绩卓著。秦武王为太子时便不喜欢他,及即位,群臣多谗之。他遂入魏为相,不久死于魏。《汉书·艺文志》纵横家有《张子》十篇,今佚。 张仪?—前310战国时魏国贵族后代。曾游说关东诸国,屡遭困辱,便怒而投秦,深得秦惠王赏识,被任为秦国丞相,累立军功。针对公孙衍的合纵,力主连横,破坏关东诸国的联合。因功被秦王封为武信君。后又出使齐、赵、燕诸国,以巧辩说服诸侯向秦国屈服,甚至争相割地求和,彻底破坏了合纵之势。回秦国途中,秦惠王已死,秦武王等都憎恨他,使他被迫离秦入魏,再为魏相,一年后去世。他为秦相十几年,运用智谋,左右天下,加速了秦国崛起的进程。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