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友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张友鸾?~1990安庆人。1921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就读北京平民大学,主编《京报》文学周刊。20岁任《世界日报》总编辑。1927年任《国民晚报》社社长,先后主持《南京民生报》、《上海立报》、《南京人报》。1929年任《新民报》第一任总编辑,与张恨水、张慧剑、赵超构并称《新民报》“三张一赵”。抗战胜利后,与张恨水重新恢复《南京人报》,因反对内战、争取和平民主,报纸被国民党政府查封。建国后《南京人报》复刊,仍任总编辑。并被选为南京市各界代表会议代表,市人民政府监察委员。1953年调往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错划为右派分子,仍积极从事古典文学研究。负责注释《水浒》、编辑《不怕鬼的故事》、及撰写的《秦淮粉墨图》等作品,在读者中产生较大影响。 张友鸾1904年生,卒于1990年。1922年入北京平民大学新闻系,在校期间即从事新闻活动。1924年参加《世界日报》工作,很快任总编辑。1926年兼办《国民晚报》,任社长。1927年任南京《民生报》总编辑。1929年任南京《新民报》总编辑。1933年自办《南京早报》。1935年任上海《立报》总编辑。1936年与他人合办《南京人报》,任副社长兼总编辑。抗日战争期间,任《新民报》主笔。参加重庆、成都《新民报》创办工作。1946年回南京自办《南京人报》,1949年2月被国民党当局查封。南京解放后复刊。1950年改为公营,任总经理。1952年《南京人报》停刊。1953年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