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桓侯庙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张桓侯庙古建筑。又称张飞庙。在云阳县城外濒长江南岸的飞凤山麓。祀三国蜀汉名将张飞,因张飞死后谥桓侯,故名。庙依山临江,林木葱茏,环境清幽。相传祠建于蜀汉末年,历代修葺,清同治九年 (1807年) 大部毁于水患,现存庙宇多为洪水后修建。主要建筑有结义楼、望云轩、大殿、助风阁、杜鹃亭。庙内碑刻甚多,存有大量重刻汉、唐以来历代名家书法摹本碑石及木版书画,其中有岳飞草书前后《出师表》、黄庭坚书《幽兰赋》,以及苏轼墨迹前后《赤壁赋》等。1980年公布为第一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张桓侯庙俗称张飞庙。在四川省云阳县城对面长江南岸的飞凤山麓。祀三国蜀汉名将张飞。张飞死后封为桓侯,故名。相传蜀汉末年始建祠。清同治九年(1870年)川江发生特大洪水毁坏庙宇,现存建筑多为重建。主要有结义楼、望云轩、大殿、助风阁、得月亭、杜鹃亭等。楼宇参差错落,飞檐斗角,依山濒江,巍峨壮观。庙内历代题刻随处可见,计有重刻汉、唐以来历代名家书法摹本碑石及木版书画作品500多件。庙前江中有一石梁,俗称龙脊石,上刻北宋以来的游人诗文、记游石刻题记170余处,为长江上游著名的枯水位历史水文题刻遗迹。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