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彭城集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彭城集

诗文别集。北宋刘攽(1022—1088)撰。四十卷。攽字贡父,号非公,临江新喻(今属江西)人。与兄敞于庆历同登进士,知曹州、襄州,官至中书舍人。与修《资治通鉴》。著作有《文选类林》、《中山诗话》、《公非先生集》。有集六十卷,然仅有《公非集》一卷流传,原本不传已久。清乾隆间,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抄成是集。凡诗、赋十八卷,有赋十五篇;古诗五言二百四十七首,七言百○五首;律诗五言三百七十三首,七言二百五十四首;长律五言五十九首,七言十首;绝句五言三十四首,七言百三十六首。文二十二卷,制诰三百○七篇,奏疏十七篇,表四十一篇,书十一篇,启百二十五篇,记十二篇,论、说、序、行状、碑文等十九篇,墓志铭二十篇,杂著二十七篇。凡诗赋一千二百十六首,文五百八十篇。曾巩称其“彊学博敏,超绝一世”,朱熹也称其“学问博洽,词章奥雅,才思敏捷,词辨秀利”。然性喜谐谑,不避权臣,故集中戏作之诗也不少,而文章却沉酣典雅。有《丛书集成初编》据《武英殿聚珍版书》本排印本。今人栾贵明自残存《永乐大典》中又辑得四十二条之多,诗十八首,文二十四篇(段),见《四库辑本别集拾遗》。

彭城集

四十卷。宋刘攽(1023—1089)撰。刘攽,字贡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县)人,刘敞之弟。庆历六年(1047)与兄同登进士第,为州县官二十年,迁国子监直讲。熙宁中,判尚书考功、同知太常礼院。因致书王安石新法不便,受斥通判泰州,后知曹州,徙兖、毫二州。哲宗时,起知蔡州,召拜中书舍人。刘攽少通五经,博览群书。沈作哲寓简说:“国朝六经之学,自贾文元倡之,而原父兄弟为最高。”苏轼称其“能读典坟丘索之书,习知汉魏晋唐之故”。曾巩称其“强学博敏,超绝一世。”刘攽精于史学,与司马光同修《资治通鉴》,专职《史记》、《前汉书》、《后汉书》,颇得司马光赞誉。著有《公非集》、《文选类林》、《东汉刊误》等,《彭城集四十卷》乃清四库撰官据《永乐大典》所载,掇拾排比辑录而成。有《四库全书》本、武英殿聚珍版(武英殿木活字本)、福建本、广雅书局本和 《丛书集成初编》本。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4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