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律宗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律宗

中国汉地佛教中以研习和传持戒律为主的一个宗派。它所依据的是五部律中的《四分律》,所以又称为四分律宗。《四分律》是姚秦时*罽宾沙门*佛陀耶舍、凉州高僧*竺佛念翻译。此外还有姚秦时弗若多罗和*鸠摩罗什翻译的《十诵律》、东晋*佛陀跋陀罗和*法显翻译的《摩诃僧祇律》、刘宋时佛陀什和*竺道生翻译的《五分律》。四律译出后,流行于南北各地,但其弘扬独盛、蔚成一宗的只有《四分律》。《四分律》的光大,始于北魏时南道系地论学者慧光,延至隋唐,《四分律》遂为律之正宗。此宗分而为三,即南山、相部、东塔。相部、东塔两系至中唐以后逐渐衰微,只有南山一系,传承独盛,绵延不绝。创始人*道宣长期居终南山潜心著述,用大乘教义解释《四分律》,成果显著,受业传教弟子甚众。唐代以后,南山宗虽曾几度沉寂,但又复转盛,至清代雍正时仍有僧人大弘律宗。道宣门下弘景弟子鉴真,于唐天宝中受请东渡日本传法,于奈良东大寺设坛传戒,又创建唐招提寺,成为日本律宗初祖。

061 律宗

中国佛教宗派,又称南山律宗或四分律宗。实际创始人为唐代道宣。相传释迦在世时为约束僧众,制定了各种戒律。第一次佛教结集时,由优婆离诵出律藏。后因佛教各派对戒律的理解不尽一致,所传戒律也有所不同。东晋以后,《十诵律》、《四分律》、《摩诃僧祇律》及《五分律》等四部小乘律先后传入中国。及至慧光造《四分律疏》,始奠定该宗基础。慧光四传弟子道宣专研律学,著《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四分律拾毗尼义钞》以及《羯磨疏》、《戒本疏》等。在终南山创设戒坛,制定佛教受戒仪式,把佛教分为化教和制教。自称该宗为圆教宗,以心法为戒体。分戒为止持、作持二门。规定比丘250戒、比丘尼384戒等。认为《四分律》从形式上属小乘,内容当属大乘。该宗承嗣者有周秀、道恒、慧正、允堪、元照等。唐天宝年间,该宗由道宣三传弟子鉴真传入日本都城奈良,创日本律宗。

律宗

全称“南山律宗”。中国佛教宗派。唐道宣创立。以研习和传持戒律为主要内容。道宣用大乘教义会通《四分律》,撰《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等。又在终南山创设戒坛,制订授戒仪式。后中国出家僧尼受戒和日常生活践履,均以该宗行事,故该宗又通于其他各宗。唐天宝十三年(754年),鉴真受邀东渡,把律宗传入日本,创建唐招提寺,成为日本律宗初祖。

律宗

全称“南山律宗”。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以研习及传持戒律为主,并因创立者唐道玄住终南山,故名“南山律宗”或“南山宗”,简称“律宗”。道宣从北魏慧光三传弟子智首受《四分律》义,著《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注》等,在终南山创设戒坛,制订佛教授戒仪式。以戒、定、慧三学中的定慧二学为化教,戒学为制教。并以心法(阿赖耶识所藏种子)为戒体,将戒分为止持、作持二门:“止持”即“诸恶莫作”之意,起定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八十四戒,又按犯戒内容分为若干类(“聚”);“作持”即“诸善奉行”之意,包括关于受戒、说戒、安居以及衣食坐卧的种种规定。以大乘教义解释律文,说教众生“自利利他”,共成佛道。唐天宝十三年(754)鉴真把律宗传入日本。

律宗

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唐代形成,因以研习及传持戒律为主,故名。又因以《四分律》为主要依据,又称“四分律宗”。初时有南山、相部、东塔三派,后相部、东塔二系日渐衰微,只有南山一派传承不绝,成为律宗正传。南山律宗由唐代道宣创立,因其长居终南山,并在此创设戒坛,制订中国佛教授戒仪制,而得名。道宣早年研习律学,后参与玄奘的译经活动,是著名的佛教史传学者。著有《广弘明集》、《唐高僧传》、《集古今佛道论衡》、《大唐内典录》及《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注》、《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四分律删繁补缺行事钞》等,其中后三部被称为律宗三大部,为该宗教义的主要基础。此宗以研习及传持戒律为主,以心法为戒体,将一切戒分为“诸恶莫作”的“止持”和“众善奉行”的“作持”两门。认为从形式上看《四分律》虽属小乘,但内容应属大乘,并从律文中找出例证,要众生“自利利他”,共成佛道。唐代僧人鉴真将此宗带入日本,成为日本律宗初祖。

律宗

由唐代道宣创立,因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而得名。又因道宣住终南山,故名南山宗。戒律是释迦牟尼制定的行为准则。道宣著有《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疏》、《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四分律拾毗尼义钞》、《四分律比丘尼钞》,是南山宗的重要典籍,合称五大部。南山宗在教理上也有一些独创的学说,如把佛教分为 “化教”与 “制教”,将戒律分为戒法、戒体、戒得、戒相四科,又将佛所制诸戒归纳为 “止待”、“作持”两类等等。道宣以后相继传承,到宋仁宗庆历年间,南山宗又分会正、资持两家。元明之际,法系传承,几乎无闻了。至明末古心、三昧、见月又在金陵宝华山重兴律宗。见月以下,次第相承。湖南方面,可称为律师或与律宗有关系的人物,南北朝时有志道,唐代有日晤、惠开、法证、希操、智俨、灵澈、道标、昙清、神凑,明清之际有三昧、见月、如幻、寂定等人。清末及民国时期,虽传戒频繁,但很难找出堪称律师的人。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