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徐锡麟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徐锡麟1873-1907Xu Xilin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字伯荪。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出生在一个田有百亩的富庶之家。自幼厌读经制艺,爱算术、天文。1893年(光绪十九年)中秀才,但无意仕路,转事教育。1901年被举为绍兴府学堂算学讲师,后升副监督。1903年赴日本参观博览会,大开眼界,深感复兴祖国的迫切性,积极参加留日学生各项爱国政治活动,为营救宣传反清而入狱的章太炎,慷慨捐金。亲睹留日学生为开展拒俄运动而勇敢献身的精神,极受感动,从而立下反满革命的志愿。归国后在家乡创办热诚蒙学,提倡军训,创设书局,宣传反清革命思想。1905年,到上海访蔡元培和陶成章,加入光复会。接受陶成章密示,回浙江广泛联络各州县会党,在绍兴创体育会和大通师范学堂,招青年数百人和会党头目来校受兵操训练,借此积蓄革命力量。1906年两次赴日欲学军事或警政,但均因近视被拒。为谋从内部倾覆清政府,是年捐得道员,分发安庆,且取得安徽巡抚恩铭信任,受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暗中联络新军及各地会党,并与主持大通学堂的秋瑾约定,于1907年7月6日在皖、浙两地同时举义。是日为巡警学堂举行毕业典礼之期,当巡抚恩铭率三司道府各官员与会之机,徐锡麟突起枪击恩铭,急率部分学生攻占军械局,与清军激战四小时失败被俘。在审讯时,他浩然正气,在供词上写下掷地有声的革命宣言。当晚,穷凶极恶的敌人将他剖腹剜心杀害于安庆抚署东门前。

徐锡麟1873—1907

辛亥革命时期反清烈士。字伯荪,又字伯圣,别号光复子,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早年曾任绍兴府学堂教师、副监督。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以参观大阪博览会名义赴日本,游东京,积极参与浙江留日学生营救章炳麟因《苏报》案入狱的活动。次年归国后,在上海参加同盟会。光绪三十一年在绍兴办大通学校设体育专修科,授课军事训练,与学生游历诸暨、嵊县、义乌、东阴、晋云等地交结会党,并到上海购置枪弹,准备反清革命力量。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因捐资道员,分发安庆,得安徽巡抚恩铭的重用,先后任武备学堂会办、巡警处会办。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安庆会办陆军小学堂任监督,与秋瑾约定于浙、皖两省同时起义。同年五月二十六日(1907年7月6日)在巡警学堂毕业会上,枪杀恩铭,率学生占领军械所。后遭清军的围攻,起义失败。被捕当晚英勇就义。

徐锡麟1873—1907Xuxilin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光复会领导人之一。字伯荪。浙江山阴(绍兴)东埔村人。生于1873年12月17日(同治十二年十月二十八日)。早年读书,喜天文、数学。1901年被聘为绍兴府学堂算学教师,后升为副监督。1903年到日本游历,受拒俄运动影响,产生反满革命思想。回国后参加革命活动,在绍兴创建热诚蒙学,集结同志,宣传革命思想。1905年加入光复会,积极联络会党。9月,与陶成章等创立大通师范学堂,召收会党骨干,发展光复会员,1906年为便于革命活动捐得道员,赴安徽安庆试用。得巡抚恩铭重用,任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利用合法身份,培植革命力量。1907年与秋瑾相约,拟于浙、皖两省同时举义。7月6日,利用巡警学堂毕业典礼之机,枪杀恩铭于安庆,率学堂学生攻占军械所,与清军激战四小时,失败被捕。审讯时慷慨陈词,直认蓄志革命已十余年。当晚被害于安庆抚署东门前。

徐锡麟1873—1907

民主革命烈士。字伯荪,号光汉子,浙江山荫(今绍兴)人。1904年加入光复会。次年在陶成章等协助下创办绍兴“大通学堂”,作为光复会的革命机关,培养革命骨干。后打入清政府,任安徽巡警处会办兼学堂监督等职,暗中运动安庆新军。1907年与秋瑾约定皖、浙同时起义,7月6日在安庆刺杀恩铭,率学生起义,失败后被害。

徐锡麟1873—1907

字伯荪。浙江绍兴人。1901年在绍兴府学堂任教。1904年在上海加入光复会。1905年在绍兴大通学堂,倡体育,讲武事,以积蓄革命力量。1906年为了在清政府内部进行革命活动,捐资为道员,分发安徽试用,任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会办。1907年与主持大通学堂的秋瑾约定,在皖浙两省同时起义。7月6日在安庆巡警学堂枪杀安徽巡抚恩铭,率巡警学堂学生攻占军械所。后起义失败被俘,英勇就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