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徐鸿儒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徐鸿儒?~1622明末白莲教起义首领。本名徐诵。山东巨野人,后迁居郓城。他以白莲教教义组织发动群众至数千人,并被山东、南北直隶、河南、山西等省信徒推为教主。天启二年(1622年)因事提前率众于山东郓城县起义,自称中兴福烈帝,年号为大乘兴胜。连克郓城、邹、滕、曲阜、峄等县,很快控制了山东境内运河两岸的广大地区,阻截漕运,多次重创官军。后因起义准备不足,以及官军的合力进剿,兵败。但仍固守邹县、滕县与官军抗衡,最终被围困于滕县,弹尽粮绝,突围不成被俘,押赴北京遇害。 徐鸿儒?—1622明末早期农民起义首领。又名徐诵,巨野人。原系蓟州皮工王森弟子、“闻香教”(白莲教之一)教主。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王森被捕牺牲,徐鸿儒率一支教徒在山东一带活动。天启二年(1622年)五月,率众在郓城起义,自称中兴福烈帝,建元大成兴胜。先后攻占郓城、邹县、滕县、掠运河漕船,袭击曲阜,众达数万人。徐鸿儒领导的起义,得到了各地的响应,震撼了明王朝的统治。十一月,起义军被山东总兵官杨肇基等镇压。十一月二十一日,徐鸿儒及其父徐东明,母傅氏及其部下18人,被俘押送京都,全部遇害。徐鸿儒领导的农民起义,揭开了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