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御史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御史官名。西周时期置。佐冢宰治理邦国及地方政务。《周礼·春官宗伯》: “御史: 中士8人,下士16人,共史120人,府4人,胥4人,徒40人。” “御史,掌邦国、都鄙及万民之治令,以赞冢宰。凡治者受法令焉。掌赞书,凡数从政者。” 御史官名。殷代甲骨文已有记载。秦以前为史官。秦汉以后改称侍御史,助御史大夫掌纠察。另有符玺御史、治书御史、监军御史等。魏晋南北朝随事设有督军粮御史、禁防御史、监察御史等。唐有侍御史、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三种,分掌纠举、考察官吏及推审狱案等。明清设监察御史,分道纠察州县。明代另有分任的巡按御史、巡漕御史等。 御史中国旧时中央监察机关的官名。西周时为史官。战国时兼管监察。秦时御史成为专司纠察之任的最高监察官吏。汉代御史因职务不同,有侍御史掌纠察,治书御史察疑案。魏晋南北朝时期,御史随事立名,称谓繁杂。唐分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明、清仅有监察御史。 御史官名。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都有御史,为诸侯王亲近之职,掌管文书及记事。《史记·滑稽列传》:“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