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微波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微波炉采用微波技术烹调食物的设备。主要原理为食物在高频磁场中分子发生高频振荡,互相撞击而产生热效应,从而达到烹调目的。优点为微波能穿透食品,热传递快,热效率高,加工时间短,可保留食品中维生素及色、香、味。此项技术正在研究发展中。 微波炉microwave oven一种现代加热器。利用磁控管产生的超高频(915~2 450 MHz)电磁波,使物质分子趋向于同频率振动、摩擦、碰撞和挤压,瞬时从静态转变为动态而加热,并从内向外呈梯度变态。它加热快速、均匀,并具有节能和对营养成分破坏小等优点,已应用于食品的烹调、杀菌、干燥和解冻等。 微波炉微波是一种波长为1~1000 mm的电磁波,相应频率为0.3~300 MHz,属超高频。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已发现微波烹饪的原理,但直到1946年才进行应用的尝试。美国雷声(Raythem)公司的P.L.斯潘塞于1947年获得第1个微波炉的专利。1952年,美国泰潘(Tappan)公司安装一台斯潘塞的微波炉,该炉质量340 kg,带一只1700 W的水冷式磁控管。1955年,泰潘公司向消费市场推出第1台微波炉,工作电压为220 V。1963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首次推出微波—电联用炉。1975年,阿满纳(Amana)公司第1个推出了采用微处理器的微波炉,该炉具有10种烹饪速度和4种烹饪程序。80年代以来,微波炉主要向控制电子化及多功能方向发展。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