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微观经济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微观经济学weiguan jingjixue和宏观经济学相对应的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一个构成部分。它以资本主义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单项数值的变量为研究对象。如考察单个家庭和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取得最大的效用;或者考察单个企业或资源所有者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的利润,以及单个商品的效用、供求量、价格如何决定等。所以,微观经济学又称“个量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分析大都涉及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市场和价格机制如何运行的问题,故又称为“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经济学”。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马歇尔的庸俗经济学中的价值论和分配论,便属于这一类型。这种经济理论通过个量分析和数量分析来掩盖资本主义制度的实质和抹煞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为垄断资本主义服务。 微观经济学又叫个量经济学,个体经济学或小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相对称的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领域。它以市场经济中个别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或消费者、生产者以及生产要素供给者)和个别产品市场,这些较小范围的经济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讨论资源配置、商品的相对价格、消费者行为、生产决策、市场类型或竞争程度、收入分配和经济福利,等等。其中,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赖以建立的基础。微观经济学采用个量分析,它只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的决定和变动,尤其着重于分析边际数量。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又称个量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的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又称小经济学。指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作为考察对象的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如单个消费者、单个家庭、单个厂商、单个产品市场的经济行为等经济现象。微观经济学认为它所要研究解决的是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三大经济问题。西方经济学的微观经济理论主要源于18世纪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看不见的手”原理体现在亚当·斯密的名著《国富论》里的一段话中: “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们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来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逐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大。”亚当·斯密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 以利己主义为动力的资本主义制度可通过市场机制、价格竞争体系这只看不见的手,使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得到最大的满足和发展。即一个社会的重大基本经济问题,完全可以由市场机制、价格竞争体系自发调节而解决,使社会经济在各方面都达到一个完美的境地。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只是一种推论,他本人并没对此作出证明。亚当·斯密以后的许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为论证以市场竞争机制为主体的资本主义制度是一套和谐发展、完美无缺的经济体制,提出了大量的理论观点。这些理论观点经马歇尔等经济学家集之大成,并加以发挥、创造,就产生了如今的微观经济学。 ![]() 主要责任者: 柴瑜,苏娟,孙宗亮 责任方式: 主编 出版者: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地: 南京 字数: 329 千字 页码: 1-205 开本: 16 中图分类号: F016 语种:中 定价:32.00 出版时间:2017-05 丛书多卷书否:是 丛书名:普通高等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经济学类 书目简介:本册工具书是普通高等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经济学类之一,共收录159条词条。 被引频次:6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