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心经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心经

唐僧玄奘译。又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等。“心”喻为核心、精华之意。一卷。以佛与舍利子之间的问答,来阐发大乘佛教之思想。历代皆有译本,而以唐僧玄奘译本流传最广。

心经

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教经名。一卷。“心”喻为核心,纲要,故该经实为《般若经》类的精髓所在。认为诸法皆空,需远离世俗见解,以“般若”智慧观察世界。有7种汉译本,通行唐玄奘译本。

心经

一卷。南宋真德秀 (详见 《大学衍义》)撰。此书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和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均给予著录,但书名题 《心经法语》,是一书而两名。其内容为集录“圣贤”论 “心”的格言,而以诸家的议论为其作注,末附四言 《赞》一首。大旨以“正心”为本,以“心”之精神为圣。作者继承了自孟子以来诸儒对“心”这一哲学范畴的唯心主义观点。如《易·坤》之“六二敬说”条中,他注以程伊川的议论,认为 “主一之谓敬,直内乃是主一之义。至于不敢欺、不敢慢,尚不愧于屋漏,皆是敬之事也。但存此涵养,久则自然天理明。”又云“心敬则内自直”;《孟子》“仁义理智”条,他引朱子之说“仁义理智,皆天所与之”;《孟子》“仁说”条中,他引朱子之说“仁者,心之德也。”注释曰:“性乃仁也。”卷末所附《赞》其三百三十六言,指出 “万世心学,此其渊源,人心何伊,生于形气”,“道心伊何,根于性命,曰义曰仁,曰中曰正”,“维此道心,万善之主,天之予我,此其大者”。实际《赞》是对全部注释的总结。端平元年 (1234),颜若愚刊此书于泉州府学,并附跋一首。淳祐二年 (1242),至彻禁中。端平二年 (1235),真德秀卒,两月后,从臣洪咨夔在经筵,宋理宗出示《心经》并言已经读过,令洪咨夔为其书作序。可见此书为当时所重。明程敏政为此书作注,并怀疑书中有引《西山读书记》的内容,非为真德秀原文,后人又多所附益。此书为宋代理学家有关“心”论的专著,将历代儒家有关于 “心”的论述解熔于一帙,并作进一步阐发,是研究程朱理学的重要资料。有 《四库全书》本;《西京清麓丛书续编》本,题为 《真文忠公心经》;各版本的 《真西山全集》均收录此书。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4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