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性三品说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210 性三品说

西汉董仲舒和唐韩愈主张的一种唯心主义人性学说。董氏把人性分为三类:一是情欲少,生来性善的圣人之性; 二是情欲多,生来性恶的斗筲之性;三是虽有情欲,但可善可恶的中民之性,实际上是主张统治者具有“圣人之性”,“承天意”统治和教化人民,应对“中民之性”的人实行教化,对“斗筲之性”的人实行刑罚。韩愈则明确把人性区分为上、中、下三品,认为上品之性与生俱善,具有仁义礼智信五德;中品之性虽有五德却偏差不齐;下品之性与生俱恶,不具有五德。韩愈还认为,人性除中品外,上品和下品都是不可改变的。其实质是为封建专制主义统治提供政治哲学依据。

性三品说

西汉董仲舒的人性学说。《春秋繁露·实性》分人性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指劳动者)之性三种;圣人之性天生为善,斗筲之性天生为恶,中民之性可善可恶。韩愈进一步提出性情三品说。


性三品说

见“伦理学”中的“性三品说”。

性三品说

中国古代人性学说之一。西汉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圣人之性”近于全善,是不教而善的;中品“中民之性”(或“万民之性”)可教而善;下品“斗筲之性”教而不善。东汉王充则区分人性为善、中、恶三种。认为“无分于善恶,可推移者,谓中人也”,中人之性“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论衡·本性》)。唐韩愈提出“性情三品”说,把性和情均分为三品,并使之互相对应。他将人性分为上、中、下三个品级,“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原性》)。性三品说对宋明理学有很大影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