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总税务司署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总税务司署清末管理海关行政和关税事务的机构。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英,法、美乘上海“小刀会起义”之机,迫使上海地方政府签订章程,由三国各派一人组成海关税务管理委员会,开始侵夺中国海关税务权。咸丰八年《中英通商章程》又规定,各口海关皆邀英人帮办税务。次年(1859),清政府被迫由南洋通商大臣任命英国人李泰国为总税务司。咸丰十一年总理衙门加委李泰国为中国总税务司,中国海关遂全部为外国人控制。同治三年(1865)总税务司署迁往北京,该署设正、副总税务司各一人,其下设总务、机要,统计、汉文、铨叙五科。科设正、副主任及帮办等职,科下又分若干处。其职为征收各海关关税,综理各海关行政及任免各海关官员。总税务司一职一直由英国人担任,其他官职也多为外国人充任。名义上它受总理衙门的领导,实际上其活动多不由总理衙门过问,且随着清政府在财政上对总税务司的依赖不断加深,它在政治上对清政府的影响日益增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