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恐怖主义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恐怖主义Terrorism

滥用暴力以达到某一政治目的的行径。手段大致有爆炸、暗杀和绑架。类别有企图改变政治现状的暴动型和维持现状的镇压型恐怖主义。暴动型恐怖主义的许多手段则来自19世纪晚期俄国反沙皇统治的无政府运动,小说、戏剧中通常意义的恐怖主义即该种类型。
对于恐怖主义者来说,搞恐怖活动的好处在于经济实用,一旦成功,其影响会波及全社会,从而达到威慑目的。但多数情况下事与愿违,恐怖活动反而会激起公愤。与西欧、中东相比,加拿大采用和平变革来处理种族纷争,恐怖活动较少发生。仅有的几次事件可分为国内和国际两种类型。近年来,国内恐怖主义组织只有“魁北克解放阵线”和“直接行动”等组织。魁北克解放阵线曾于1963年~1971年在国内掀起一阵暴力浪潮,抗议法裔加拿大人受到歧视。该组织制造的绑架和爆炸事件曾先后导致7人死亡,其中包括魁北克内阁部长皮埃尔·拉波特。在加拿大发生的国际型恐怖主义活动均不针对加拿大人,而以恐怖分子所仇视的国家驻加拿大外交官员为目标。1982年,两名土耳其外交官在渥太华被枪杀。1985年,土耳其驻加拿大使馆被围攻并导致一名加拿大卫兵被杀。这两起事件均系亚美尼亚恐怖分子所为。1985年6月,两架飞往印度的班机在加拿大被人安放炸弹爆炸,致使331人身亡,据信锡克教恐怖分子对此负有责任。1986年5月,一位来访的印度内阁部长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被锡克教恐怖分子刺杀。
现在,国际上已形成统一的法律体系以抑制恐怖主义活动,并已在保护空中旅客和外交官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在联合国和地区性会议中,加拿大为促成各种反恐怖主义国际公约、宣言和协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加拿大是1963年《东京国际公约》、1970年《海牙国际公约》、1971年《蒙特利尔国际公约》三项禁止空中劫持国际公约的签字国。1978年,作为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成员之一,加拿大参与签订《波恩宣言》,该宣言旨在孤立任何支持或窝藏劫机犯的国家。加拿大还参与一些联合国议案的倡议活动,如1973年《保护外交官国际公约》、1979年《反扣押人质国际公约》。另外,加拿大还签订了44个双边引渡条约,可将被控恐怖分子引渡回加拿大受审。

恐怖主义

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特别是政治目的,对他人的生命、自由、财产或者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管理秩序采取暴力、胁迫、破坏手段,从而足以造成社会恐怖的犯罪行为的总称。恐怖主义最初作为一种犯罪类型由各国刑法加以单独处理,但是后来由于构成该犯罪的主要因素逐渐突破国界,不限于一个国家,而是与两个以上国家有利害关系,因而又产生了“国际恐怖主义”的概念。恐怖主义分子以暗杀国家领导人、政府官员、外交代表及其家属,或劫持飞机、绑架人质,或爆炸、袭击外国使领馆及政府机关等活动制造恐怖,以实现其某种政治、军事、经济或其他目的。已签订的反对恐怖主义的国际公约主要有: 《防止与惩治恐怖主义公约》 (1937年)、《关于防止和惩处侵害应受国际保护人员包括外交代表的罪行的公约》(1973年)、《反对劫持人质公约》 (1979年) 等。

恐怖主义

运用暗杀、绑架、爆炸等秘密的暴力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早在罗马帝国时期,为了建立寡头政治的需要,曾经运用谋刺等恐怖手段来达到变更政权的目的。20世纪30年代,德、意法西斯曾肆无忌惮的采用一系列恐怖手段,建立和维系法西斯独裁统治,成为现代恐怖主义的始作俑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某种政治恐怖组织采取绑架、暗杀、劫机等手段,以暴力强迫对方服从其政治需要。当前,恐怖主义的行为已遭到了世界各国人民愈来愈强烈的反对,各国政府也把反对恐怖行为作为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任务。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5:3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