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恭宽信敏惠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恭宽信敏惠Gong kuan xin min hui孔子提出的关于个人品德的五种规范。是孔子对“仁”的多角度解释。恭,恭敬庄重;宽,温和宽厚;信,诚实,言行一致;敏,敏捷、勤勉;惠,慈爱恩惠。出自《论语·阳货》:“‘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王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意思是说,能恭敬,便不为人所侮辱;能宽大,便能得到人心;能守信,就可以得到人们的信任;能应事敏捷,就能在事业上成功;能经常给人们以恩惠,就容易役使他人。孔子认为处处能做到恭敬、宽广、守信、敏捷、恩惠,这便是“仁”。 恭宽信敏惠儒家所立的仁者的五种美德。《论语·阳货》:“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恭宽信敏惠儒家倡导的贤者的五种品德。恭,指恭敬、肃稳的态度;宽,指宽弘、温厚的为人;信,指诚实而有信用;敏,指敏捷而勤勉;惠指惠爱、恩惠。孔子以此作为“仁”的五种品格表现。孟子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 恭宽信敏惠孔子提出的实现仁所必具的五种品德。《论语·阳货》载:“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