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悦般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悦般西域古代国名,为匈奴人所建,疆域包括今焉耆以西的巴音布鲁克草原和伊犁河上游。据《魏书·西域传》记载:东汉初年,北匈奴在汉军的攻击下向康居以西迁徙,其中瘦弱和老幼不能远走,就寄住于乌孙国东境,建立了悦般国,有部众二十万,地方千里,首领也称单于。原与柔然汗国友好,后来互相仇视,归附于北魏,曾与北魏联兵进攻柔然。北魏太延年间(公元435—439年),曾多次遣使向北魏朝贡,北魏也曾遣高明、董琬等人为使者回赐车骑、锦绣等贵重物品。南北朝后期,突厥崛起,大部分脱般人成为西突厥的属部,小部分悦般人西迁中亚。 悦般古西域国名。后汉时期,北匈奴西迁,未离去者留居在龟兹国北的天山之中(今焉耆以西的巴音布鲁克草原),自建成国。南北朝时,其国强盛,向西发展至伊犁河流域,人口二十余万。风俗、语言与高车同。与北魏关系密切。 悦般古西域国名。东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由北匈奴西迁后留在龟兹(今新疆库车县一带)北的部分人所建立。辖境自今库车迤天山西北至伊犁河下游,地方数千里,众达二十万, 语言风俗与高车同。北魏太延(435—440)中曾遣使朝贡。魏派董琬、高明等携锦帛回赠。太平真君九年(448)曾谕北魏共攻柔然(当时柔然人的常会廷在敦煌、张掖间)。北魏后,为铁勒所并。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