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198 情

主要指情感、情欲。孔子重视情感之正当流露,“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墨子主张兼爱之情,反对个人于一人一物偏爱之情。孟子与孔子大致相同。庄子乃讲无情,主张 “有人之形,无人之情”(《庄子·德充符》)。荀子不讲无情而注重对情的节制,“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荀子·性恶》)。西汉董仲舒以情为恶,主张“辍其情以应天”(《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北宋程颢主张以情从理。“夫人之情易发而难制者,惟怒为甚; 策能于怒时遽忘其怒,而观理之是非”(《答横渠先生书》)。朱熹讲情,谨守《中庸》发而中节说,不主无情; “学者则当存心以养性而节其情也。”(《答徐景光》)。明王守仁说:“喜怒哀惧爱恶欲,谓之七情。”(《传习录》)主张情当顺其“良知”之本然,只是不著私意便是了。清颜元反对无情之说:“看圣人之心,随触便动,只因是个活心。” ( 《四书正误》)。

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指情感、情欲等。孔子重视人的情感的正当流露,认为“仁者”可以对人有好恶之感。墨子反对对人或物持偏激之情,主张除去喜、怒、悲、乐、恶、爱之情。庄子主张无情。荀子承认人有情感,但主张节制情感。三国魏王弼主张圣人有情,但可以以性统情。唐韩愈提出,情分三等,只有情动而处中,方为上品之情。北宋程颢主张以情从理,以理节情。南宋朱熹主张修身养性,节制情欲。明王守仁认为,情当顺乎“良知”,不著私意。清戴震正视情欲之必要,反对禁欲主义的抑情论。

情qing

副词,用于动词、形容词前,表示情况的确切与真实,相当于“确实”等。如:❶古者王公大人情欲得而恶失,欲安而恶危。(《墨子·非攻中》“情”句:古时候的王公大人确实希望得到而厌恶损失,希望安全而厌恶危难。)
❷其知情信,其德甚真。(《庄子·应帝王》“情”句:他的知识确实可信,他的德性非常纯真。)顷qing 副词,用于谓语或小句前,表示动作或事情发生在近期,相当于“近来”等。由“顷”和其它词语组成的“顷者”“少顷”“有顷”“顷之”等,都表示时间短暂,相当于“最近”“片刻”“一会儿”“不久”等。如:❶鞭作官刑,所以纠慢怠也;而顷多以无辜死。其减鞭杖之制,著于令。(《三国志·魏书·明帝纪》“顷”句:鞭刑作为国家刑法〔的一种〕,是用来纠正怠惰行为的,可是近来却多有因遭鞭刑而无罪死去的。〔今后〕应当减轻鞭刑的规定,明文公布在法令中。)
❷顷何以自娱?颇复有所述造不? (《文选·与吴质书》“顷”句:近来用什么自慰呢?可有什么著述没有?)
❸顷者足下离旧土,临安定。(《文选·报孙会宗书》“顷”句:最近您离开原来的地方,到达安定〔任职〕。)
❹君子也者,道法之总要也,不可少顷旷也。(《荀子·致士》“顷”句:君子是实行政治主张和法律条令的关键,不能片刻缺少。)
❺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史记·留侯世家》“顷”句:第五天,张良不到半夜就去了。一会儿,老人也来了,高兴地说: “应当象这样〔敬勤有礼〕。”)
❻初允被收,举家号哭。阮新妇自若,云:“勿忧,寻还。”作粟粥待。顷之,允至。(《世说新语·贤媛》“顷”句:当初许允被收审,全家哭泣号叫。媳妇阮氏镇静自若,说:“不必忧虑,很快会回来的。”并做好米粥等他。不久,许允就回到家中。)趋qu 副词,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的急促,相当于“赶快” “很快”“快步”等。如:❶定公越席而起曰:“趋驾!召颜渊!” (《荀子·哀公》“趋”句:鲁定公跨越座席站了起来说:“赶快驾车!叫颜渊来!”)
❷魏王趋见卫客。(《战国策·宋卫策》“趋”句:魏王很快接见了卫国的说客。)
❸王莽篡后,文公推数,知当大乱,乃课家人负物百斤,环舍趋走,日数十,时人莫知其故。(《后汉书·方术列传》“趋”句:王莽篡夺政权以后,任文公推算历数,得知会有大乱,于是规定家人背负百十来斤重的东西,绕着住宅快步小跑,每天几十次,当时的人没有谁知道是什么缘故。)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