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情感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情感qinggan

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精神或社会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如事业上的成败会使人产生喜悦与沮丧的内心体验。情感是一种主观体验,是人脑对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反映。情感的产生是以人的精神或社会需要是否满足为基础的,这些需要包括社交需要、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成就需要、遵守社会公德需要等。需要的是否满足决定了情感的性质。当需要满足时,产生肯定的情感体验;当需要未满足时,产生否定的情感体验。如渴望交往的人在生活中遇到知己会感到欣慰,这是由于社交需要的满足而产生的肯定情感体验。而认识活动也决定了情感产生的性质及强度,同一事由于认识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例如两个学生同样得了80分,平时学习很好的学生感到这次没有考好,产生不满、懊丧的情感体验,而另一个平常学习较差的学生则感到这次成绩比以前好,产生一种满足、喜悦的情感。对事物认识的深浅也会影响到情感产生的强烈程度。如“知之深,则爱之切”。与情绪相比,情感是一种高级、复杂的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它是在情绪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后天随着人的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人刚生下来不会有成就感、道德感和美感。情感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深刻性、内隐性等特点。如深沉的爱、殷切的期望、痛苦的思虑等等。情感主要有道德感、理智感、美感3种。(参见道德感、理智感、美感条目)。人在情感品质上具有个体差异,表现为以下5方面:❶情感的倾向性。指一个人的情感经常指向的事物及其性质。它是情感的核心,也是评价情感价值的主要方面。如有人的情感一贯指向于重大的原则是非,有的则指向于个人得失。乐于助人与自私自利显示了情感倾向性的对立品质。情感的倾向性是一个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具体表现。
❷情感的深刻性。指情感体验的深浅程度。它与认识水平直接相关,由于对事物肤浅的认识,与之相伴随的情感也是肤浅的,而发自深刻认识的热爱与憎恨则是深刻的情感。
❸情感的广阔性。指情感所体现的范围。有些人情感广阔丰富,对许多事物都易于产生情感体验,而有人的则情感狭隘单调,生活中许多事物都很难引起他们的情感体验,甚至对什么事情都无动于衷。
❹情感的稳定性。指情绪在时间上的持续程度。有人的情感稳定而持久,有人则浮动易变。
❺情感的效能性。指情感对其行为所能产生的实际效果。凡是能激发一个人的实际行动的情感是有效能的情感。如对教育事业的爱,推动教师去勤奋地工作。反之,不能推动一个人的实际行动的情感是一种无效能情感。如有人经常表白自己的情感,却不能把它变成行动的力量。上述情感品质是在后天的环境教育中形成的,教师应力图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品质。

情感

心理学上,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是以独特的主观体验及外部表现为形式的极其复杂的综合性生理、心理现象。作为一种审美的心理机制,在人类审美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作为人的一种心理功能本质上属于对外部世界的一种适应性功能,在审美活动中有着独立于认识的特殊地位。它不只是认识的伴随物,而且人对外物的一定情感态度也可以影响对该物的认识,尤其是在艺术和审美中。当客体的某些属性满足或背离了主体的某种需要时,主体便以内部体验的情感(爱、憎、亲、疏),外露的表情(喜、怒、哀、乐)和情绪状态(兴奋、激动、平静、颓丧)来表示对价值的评价。情感是审美心理中最活跃的因素,始终起着积极的能动作用,直接影响着主体对于客体的审美感受。以最初的审美感知,情感因素就开始介入,人们总是从一定的情感模式出发去感知审美客体的。科学的感知与审美的感知的区别就在于两者的心理模式的不同。情感在审美想象中的作用尤为显著。情感是表象得以跃入想象的绝对中介,没有情感的参与,表象运动只能沿着逻辑概念的路线前进,而不可能沿着形象想象的路线前进。审美理解,少不了情感的参与,否则就不是审美理解了。美学中的“移情说”,说明人们探讨美学问题时对情感的重视。

情感qinggan

同情绪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心理学概念。从广义来讲,它与情绪一样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从狭义来讲,它又区别于情绪,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又稳定的态度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之一。情感与情绪的区别表现在:
❶从它们的发生角度看,情绪发生较早,为人类和动物所共有,无论从种系或是个体发展来看,情感体验都发生得较晚,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个体发展到社会化进程的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如婴幼儿的情感体验就鲜明而又丰富。
❷从需要角度看,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如喜、怒、哀、乐等;情感是同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人类高级的社会性情感主要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如与遵守行为准则规范相关的道德感,与精神文化需要相关的理智感和美感,与人交往相关的友谊感等等。
❸从它们的稳定性程度看,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它往往随着情境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而情感则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是对人对事稳定态度的反映,因而情感是个性结构或道德品质中的重要成分之一。
❹情绪是情感的表现形式,通常具有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表现,如高兴时手舞足蹈,愤怒时暴跳如雷等,情绪一旦产生往往难以控制。情感是常以内心体验的形式存在,比较内隐,如深沉的爱、殷切的期望、痛苦的思虑等等,往往深深地埋在心底,不轻易外露。以上区别是相对的。事实上,情感和情绪总是彼此依存交融一体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反过来情感对情绪又产生巨大的影响,它们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侧面。美国心理学家K.H.普里布拉姆指出,人的体验和感受对正在进行着的认知过程起评价和监督作用。这一解释突出地表达了情感体验的性质和作用,着重于描述人的主观体验,特别是描述客观事物与主体的思想意识(即需要、态度、观念、信念等)之间发生关系时所引起的切身体验或反映,常使用情感的概念。

情感Qinggan

道德情感是构成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和环节,是指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好恶等情绪态度。道德情感和信念一起说明人的主观的道德立场。在人的各种高级情感中,道德情感居于特殊的地位。按其社会内容说,道德情感是人对社会存在的不同方面的主观态度,即对人们、对自己、对社会生活的个别现象、对整个社会的主观态度。例如爱、恨、信任、同情、痛苦、嫉妒、羡慕,都是人们之间实际相互关系的主观心理反映。而自爱、自尊心、虚荣心、贞节等则是人对自己这个社会成员的态度的表现。由此可见,道德情感无论按其起源还是按其意义,都具有社会性质。这些情感中间大多数都被道德意识评价为说明个人道德面貌的肯定的或否定的道德品质,故此,道德情感具有评价作用、调节作用和信号作用。像爱国主义、乐观主义、悲观主义、民族主义等等这样一些道德原则,不仅以理性的形式,而且以情绪的形式,生根于人的意识中,它们不仅是世界观,而且是处世态度,受复杂的情感复合体所制约。同样,人也是用好意、渴望、同情和反感等感性形式来把握具有理性内容的正义与善恶的规范、评价、理想和概念的。最终,一切构成个人道德自我意识的内容的东西(义务、责任、良心、尊严、羞耻),也表现在相应的情绪体验中(义务感、责任心、自尊心、良心责备、耻辱感)。由此可以说,道德情感比道德认识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只有当道德认识同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理想相结合,才会形成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一种爱憎或好恶的情绪态度,即所谓的道德情感。人受着道德情感的指导,直接地、本能地对形势作出反应,使过去聚集和储存在他的心理中的经验自动地活跃起来,这种经验立即表现在情绪和动机中。完整的个性的形成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在培养道德情感的过程中实现的,而道德情感形成本身,不仅要诉诸于人的理智,要有多方面的陶冶,而且往往需要在生活实践中,经过长期的磨练。但是,道德情感一经形成,就会成为一种稳定的强大力量,积极影响人们道德行为的完成和持续发展。

情感

见“情绪”。

情感

由一定事物引起的主观体验的心理过程。一般表现为喜、怒、哀、乐、爱、憎、欲等。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复杂的心理现象。与情绪相比,情感持续的时间较长,外部表现不显著;与情操相比,情感不具有稳定性和坚定性。情感和其他心理过程一样,是人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是由当前面临的事物与自身的需要、态度、观念、习惯相联系而产生的切身体验,诸如愉快、忧愁、赞叹、激愤、恐惧等等不同形态的体验。情感的生理基础是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神经过程协同活动的结果。其中大脑皮层起主导的调节作用。当一个人对某些事物持有欢迎或趋向的态度时,他在接触这些事物的过程中就会体验到喜爱、快乐等肯定性情感;反之,一个人对某些事物持有反对或拒绝的态度,他在接触这些事物的过程中就会体验到憎恶、悲哀等否定性情感。可见体验是情感的基本特点。体验的产生与人对事物的态度、需要和评价有关,同一事物,由于人们的态度和评价不同,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情感。老年人特别需要他人的关心,希望保持与他人的思想沟通,增进感情上的联系。这主要是由于老年人离退休在家,常会感到空虚寂寞,怕无人关心,怕人嫌弃,因此情感需要更为迫切。情感变异是老年期情感活动的异常反应。通常有以下表现:
❶情感冷漠,麻木不仁;
❷时喜时悲,喜怒无常;
❸心境抑郁,消沉苦闷;
❹反应倒错,失之常态;
❺烦闷、紧张、焦虑感增强;
❻易怒、好发脾气;
❼自卑、自弃、自我厌恶等等。老年期的情感变异,也表现在高层次的情感变化上。老年人由于感知觉功能减退,兴趣、爱好范围缩小,求知欲减弱,美感、理智感有所下降,往往很多美好的事物引不起他们的特别兴趣。但是在人生道路上长期形成的道德感有所增强,常常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感到气愤,重视对子女与后辈人的道德传统教育。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4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