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愙斋集古录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愙斋集古录

金文著录。清吴大澂著。吴大澂(1835—1902),字止敬、清卿,号恒轩、愙斋、白云山樵,晚年又署白樵病叟。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同治十年(187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任陕甘学政。曾督办吉林防务,又奉使珲春,查勘中俄边界。官至广东巡抚,湖南巡抚,河东河道总督,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自请率湘军御敌,兵败被革职。著有《说文古籀补》、《字说》等,在古文字研究上多有创见。
《愙斋集古录》的资料,主要取自潘祖荫、潍县陈氏和福山王氏诸家,再加上自己旧藏的拓本。总目收商周器一千零四十八,秦器十九,汉器七十六,晋器一,共一千一百四十四器。但盖、器往往分而为二,又有重出和漏目,实数为一千零二十六器。按器类统计,共收钟四十二件(包括镈),鼎一百二十五件,敦(含簋)二百四十三件,尊六十六件,卣一百二十五件,爵一百六十五件,觯四十七件,壶三十三件,鬲二十七件,簠二十七件,觚二十五件等。拓本的数量与《捃古录金文》相当,而墨拓之精良,甄选之确当,则非后者可比。尤其在文字考释上,吴大澂有许多精到的见解。如他认为《说文》收字,均属于周末相传。并非孔子六经旧简之文。因而,求之《说文》而不通的字,往往可以在经典释文中获得。如“徐”之古文作“䣄”。《周礼·雍氏》注“征徐戎”,《释文》刘本作“䣄”。而《儿钟》、《鲁公伐䣄鼎》,“徐”均作“䣄”。又如“來”作“釐”,“韔”通“鬯”,释文所存之异字,多与青铜器铭文相吻合。
吴大澂因晚年病重,全书未能完稿,而由其门人王同愈整理成书。1917年影印出版。吴大澂的遗稿1919年辑印为《愙斋集古录释文剩稿》,共收一百三十六器。

愙斋集古录

(清)吴大澂著。26册。总目收商周器1048,秦器19,汉器76,晋器1,共1144器,但盖器每分列为二,加上重出和漏目,实数约得1026器,有的附有作者的考释。

愙斋集古录

清代金石学著作。吴大澂撰。二十六卷。著录金文拓本1114器。其中商周器1048、秦器19、汉器76、晋器1。内有盖、器分列为二,重出、漏目者,实收不足此数。全书因吴病未能完稿。后由王同愈整理印行。

愙斋集古录

二十六卷。释文剩稿一卷。清吴大澂编撰。吴大澂,详见《恒轩所见吉金录》条。该书为著录吴氏所辑铭文的拓本,但吴氏尚未成书,这是后人取以刊印的。所以与光绪二十二年(1896)自序十四卷之数不合,而且释文也不都是出自吴氏之手。该书收商周器一千零四十八,秦器十九,汉器七十六,晋器一,共一千一百四十四器。有的有考释,有的无考释。但甄别精严,考释也比较恰当,印刷也好。后有释文剩稿一卷。所著录各器拓本,其中有伪误的,鲍鼎曾著《愙斋集古录校勘记》二卷加以订正,然其中也有把不误当成误者。传本为民国七年 (1918年) 涵芬楼石印本。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3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