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感温性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感温性ganwenxingthermonasty

作物生长、发育对温度条件的反应特性。作物长期适应自身环境中温度的规律性变化, 形成了作物对温度感应的特性。所有作物都需要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正常地生长、发育, 而且在不同的发育时期, 对温度的要求不同, 有时需要较低的温度(感低温特性), 有时需要较高的温度 (感高温特性)。在引用新品种和进行农作物区划,必须注意这一特性。
起源于北方或高原地区的作物, 多具有感低温的效应, 在种子发芽、生长或在苗期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刺激后, 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见春化现象)。大多数作物在其生育过程中, 需要一定时期的较高温度条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作物的生育速度加快,发育周期缩短,水稻表现尤为显著。
温度因子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主要发生在营养生长时期, 营养生长期分为基本营养生长期和可消营养生长期。可消营养生长期是指水稻的营养生长期内可随温、光等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时期。由于温度因子是制约可消营养生长期的因子之一, 从而得出水稻感温性的概念。
水稻的感温性是指在不同温度条件下, 水稻品种穗分化快慢的反应特性, 通常用高温下能促进抽穗的速度(常以日数表示之, 称为高温促进率)来表示感温性程度。在高温下能显著表现出缩短抽穗日数的水稻品种, 为感温性强品种; 反之则感温性弱。前者, 又可称为对温度反应敏感类型, 后者, 称为对温度反应不敏感类型。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7: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