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戏曲的曲牌体和板腔体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戏曲的曲牌体和板腔体曲牌体又叫曲牌联套体,由若干个曲牌构成一个音乐段落。曲牌体在戏曲音乐中历史最为久远。戏曲在宋代形成之初,就大量吸收了宋词音乐,而宋词音乐就是一种曲牌。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在北曲、元杂剧和南曲、南戏的音乐上,例如关汉卿的《窦娥冤》杂剧“有日月朝暮悬”这一唱段用的就是〔正宫·端正好〕这一曲牌。不同曲牌在不同的宫调(宫、商、角、徵、羽五个基本调门)中构成丰富多彩的音乐形式。到了明代,由于魏良辅等人对昆山腔(即昆剧前身)的改革,曲牌体这种音乐形式更臻精致。今天,除昆曲以外,川剧、粤剧等剧种都保留有一定的曲牌体唱腔,京剧的武戏也大都用曲牌体来演唱。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